![]()
【导读】当全球步入AI竞争的深水区,中国的突围之路,不仅需要顶尖的芯片,更急需一批深刻理解计算本质、能驾驭国产算力底座的系统级人才。
作者 | 小葳
大学校园是象牙塔还是探索营?
11月15日-16日,在2025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先导杯)决赛现场,来自山西大学的王嘉宇和国防科技大学的朱天赐用优异的成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顶尖学霸”,却代表了更广泛的高校开发者——凭借纯粹的热爱与强大的自驱力,在短短两个月内,从初次接触海光DCU算力到从近万名选手中闯入决赛,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跃”。
他们的成长经历,精准呼应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对大赛的寄望:基于国产算力底座的创新实践,让学子更接近“真实的计算世界”。
这背后也透视出一个更为宏大的命题:在“中国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启航的元年,如何通过“教学训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国产算力转化为普惠性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面向未来的 “AI+人才”。

结缘:先导杯成为高校开发者奔向产业的桥梁
今天,许多高校的开发者仍面临共同的成长困境:课程体系滞后、算力资源稀缺、数据获取困难、算法与实践脱节。“自主学习”与“以赛促学”成为突破资源限制、实现能力跃升的关键路径。
2020年启动的先导杯正是这一背景下的破局之举。这项赛事不仅将国产算力转化为学生触手可及的开发资源,更通过真实产业挑战,为高校学子开辟了一条从理论认知走向工程实践的进阶通道。
![]()
“这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在国产算力平台上做优化,机会非常难得。”王嘉宇表示。作为一名大二学生,他自大学入学起便加入校超算队,在各类竞赛中不断拓宽技术视野。
而国防科大的朱天赐,则怀着对高性能计算的浓厚兴趣,希望在不同架构的算力平台上探索创新的可能。对国产算力的兴趣驱动他们共同来到先导杯。
参赛过程刷新了两名选手对国产算力的认知。朱天赐感慨道:“海光DCU算力成熟度比我们想象中高很多,它不仅‘能用’,而且已经进入‘很好用’的阶段。”
“之前对国产算力没有太多了解,先导杯提供了前沿的真实产业场景实践,弥补了我们在理论与工程实践之间的鸿沟。” 王嘉宇表示。
![]()

成长:锻造面向产业实践的系统能力
在两位选手看来,先导杯提供的不仅是国产算力的实践机会,更是一次从“应用者”到“架构者”的思维转变。其赛题设置直指产业真问题,能力培养要求全局优化,这正是锻造未来AI产业核心人才所必需的硬核历练。
第一,低门槛与高兼容性,破冰国产算力入门困境。
海光DCU极佳的生态兼容性,极大降低了选手们的入门壁垒。“组委会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文档,而且生态与CUDA完全兼容,这让我们能快速上手调试与优化,将精力集中于核心创新。”王嘉宇分享道。
![]()
![]()
第二,产业真题,重塑人才培养路径。
本届先导杯的赛题设计紧贴真实的AI工程实践:从攻坚大模型效率瓶颈的“MoE语言模型端到端效率优化”,到深入AI推理框架底层的“ONNX Runtime算子性能优化”,再到利用国产算力求解线性方程这一经典命题的“GMRES算法优化”,全面覆盖了从模型到算力的硬核挑战。
“赛题很有意义,全部来自AI行业的真实难题,也是我们研究课题中常用的技术方法,是对之前理论学习的很好验证。”朱天赐表示。
![]()
第三,锤炼系统能力,实现从“调参”到“架构”的跃迁。
大赛尤为注重对底层硬件特性与算子原理的深度理解,引导开发者建立全局系统视角。“先导杯考察的是更底层的系统优化能力,而且对参数控制非常严格,这完全不同于那些只追求结果的‘调参大赛’,对我们打下扎实的底层技术根基至关重要。”朱天赐强调。
![]()
蜕变:从校园开发者到国产算力生态共建者
随着中科曙光联合20余家产业链伙伴发布中国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中国AI产业正式从“技术单点突破”迈入“生态协同共建”的新阶段。这一跨越,对复合型AI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已连续举办六届的先导杯,正是AI计算开放架构在产学研协同中的关键落子。其使命始终清晰:培养既懂硬件架构、又通软件算法、兼具系统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先导杯成功激发了更多高校开发者对国产算力性能的探索热情。正如王嘉宇所言,即便决赛结束,他仍会持续研究不同算法在曙光算力平台上的适配与优化。
更可贵的是,像王嘉宇、朱天赐这样的参赛者,正从“平台使用者”主动转变为“经验分享者”与“问题解决者”。他们已经开始向同学推荐海光DCU,交流算子优化经验。从“参赛”到“共建”的身份转变,也验证了国产算力生态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
“我们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见证自己编写的代码高效运行在国产平台上,让每一行代码都为国产AI基础设施添砖加瓦。”朱天赐的感言,道出了无数校园开发者的心声。
结语
王嘉宇和朱天赐的故事,是今年先导杯近万名参赛选手的典型画像。
当最年轻的开发者愿意钻研、共建国产算力生态,中国AI产业才真正拥有了可持续演进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