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周末,中日关系的话题疯狂发酵。
但这个事儿吧,其实也就是看个热闹而已,就目前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大家都知道,日本也就是打个嘴炮而已,还真能咋的?
所以哨兵也懒得多说什么……
中国现在唯一的对手,只有美国,也只能是美国。
虽然说,最近关税的问题,暂时达成了妥协,但科技领域的竞争,一直都没有停。
Blackwell的事儿,哨兵此前已经多次分析过了,其实就是美国要继续打科技牌的明证。
这个周五,白宫方面又盯上了阿里!
据长安街知事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星期五引述一份美国白宫备忘录报道,华盛顿指责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为中国军方针对美国境内目标的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周五晚在美股盘中跳水:从涨1.5%到收盘跌3.78%(最低为-5%)。
![]()
直接的导火索是前一天(周四),彭博社报道,阿里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一款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
此前,美国是在硬件(AI芯片)领域持续打压中国;现在,在软件领域(大模型),也动手了……
阿里的Qwen(千问)大模型在国内的用户远不及豆包(字节旗下)、DeepSeek、元宝(腾讯旗下)等,但阿里是志不在此,他们走的是开源路线,也就是阿里的Qwen大模型是完全公开且免费的,大家都可以去下载,去二次开发,去应用。
自2023年阿里开源通义千问大模型以来,千问Qwen全球下载量超过6亿次,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均超过美国Meta Llama系列,位居全球第一开源模型(下图中最上面的黄色部分是阿里QWEN)。
![]()
现在,美国有大量的企业也在使用QWEN大模型,比如,爱彼迎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直言,公司“大量依赖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并称其“比OpenAI更好更便宜”!
最近,有一种情绪在硅谷蔓延,海外社交媒体已有人总结为一个流行词“千问恐慌”(QwenPanic)。
大意是:以阿里千问大模型代表的开源模型,在成本上有优势,在开源上会获得更大客户,而反观美国,闭源路线可能走窄,以及大力发展AI的负债隐忧浮现。
比如OpenAI,他需要不断的获取更多的付费用户、需要更多的收入,才能支撑他们未来上万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计划;
而QWEN这样的开源大模型是免费的,当然会影响OpenAI等美国的闭源大模型赚钱。
不过,美国人炒作“千问恐慌”(QwenPanic)这种话题,自然也是要倒逼美国国内给予AI更多的支持,这也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但不管怎么样,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而且还会持续下去。
中国目前的优势就是两点:
一是成本相对更低,DeepSeek此前已经证明了。
这个周末,华为方面又传出消息:华为将在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可将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30%至40%提升至70%,显著释放算力硬件潜能。
这一技术将继续降低中国大模型的成本。
二是中国政府在AI领域的大力支持。
美国那边,最近一直在炒作“AI泡沫论”,其实本质原因就是认为科技巨头们在AI领域的投资过大,担心这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典型的就是Oracle(甲骨文),近期,甲骨文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价格出现飙升,有观点称甲骨文公司的现金或在一年后耗尽!
![]()
但在咱们这边,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政府会全力支持,而且会不计成本的投入,AI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新时代的“铁公基”,政府会不计成本的将这些基础设施给搭建起来,就像当年不计成本的投资建设4G基站,然后才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百花齐放。
总的来说,在AI这条路上,咱们现在是全面押注、全力以赴,只能胜、不能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