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首歌,红豆,红配绿,哈哈)
上周进入了立冬时节,又一季冬天来了。
前段时间,霜降节气,我熬粥的时候,还加了绿豆,这是与时令不太相符的,当时,我卖了个关子,也有读者朋友留言区询问原因。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一直准备写一写,之所以等到立冬后了才写出来,一来是因为最近实在是比较忙,二来是因为我也在等。等什么呢?
等我的理念见成效,等我的实践出结果。
人世种种,和世间万事万物一样,拥有着相同的底层逻辑。要等到时机成熟,才能有好的“结果”。新苗要到春天才会破土,繁花要到初夏才会盛大,果实要到金秋才会成熟,瑞雪要到严冬才会飘洒。
早摘的瓜不保熟;反季节的蔬菜它没营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
![]()
![]()
言归正传,我为什么在霜降时节熬粥还要加绿豆呢?
省流版:为了防感冒。最近这一段时期以来,感冒比较严重,传播得比较明显。
那又为什么隔了这段时间才写这篇开卷呢?如同前面所说,等我的理念见成效,等我的实践出结果。
省流版:一番操作下来,预防流感还是有效果的。
下面进入展开分析版,读者朋友且听我细细道来。
这还要从今年的气候说起。
今年的气候特点,是热得早、凉得快。
我记得,从五月底,就开始热上了。六月份就达到了往年七月份的热感。而今年的三伏天,却又是个只有30天的短伏,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连续十年,都是40天的长伏天。具体为什么是这样,涉及到伏天的设定和推算方法,本文不做深入讨论。立秋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遇上了一段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热得早,伏天本来就短,再叠加上连绵的阴雨,所造成的效果,就是今年凉得快。
秋天的气温几乎是一路大跨步向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今年是不是很多秋装还没来得及穿,就换上了冬装?比如,往年要穿那么一段时间的风衣、夹克、薄衫这些。是不是刚拿出来,有的甚至都没来得及拿出来,就已经穿不了啦?
连绵阴雨、快速入冬还造成了一个农业上的影响就是那些需要灌浆的农作物,由于气温低、日照不足,灌浆没灌好,比如我们这边常种植的玉米。
天有日月星辰,地长百谷万物。四时更替,这都是有自然规律的。当然了,今年的略微“反常”,放到一个大的时间尺度上去看,也是符合规律的,只不过,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难窥天机。这是题外话。
秋天,本来是一个逐渐凉爽、逐渐干燥、逐渐萧瑟的过程。人体的皮肤、各器官、各种生理机能,都是一个逐渐收敛的过程。人的气机,是从盛夏的燥热,逐渐吸收一部分萧瑟之气进入,从而维持体内阴阳平衡的过程。这里插一嘴,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哦,它承担了人体与外界很多的交换功能。
再插一嘴题外话,夏天体内的这种“燥热之气”和秋冬的这种“萧瑟”“阴寒”之气,我个人的一点理解,还不能简单的说就是“阳气”和“阴气”,它们应该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根据人自身的体质和天地间的大环境,有所表达,就像“为象”与“成形”。当然了,为了便于理解,大家也可以简化理解成,夏天体内就是“阳气”多,秋冬时节外界就是“阴气”盛。
继续言归正传。外界阴雨潮湿,人身上不爽利,凉得快,皮肤排汗减少,毛孔收缩,与外界交换减弱。快速入冬,人们都知道加衣保暖,早早就把羽绒服、冲锋衣之类的穿上了,而人的习惯性思维,又是穿厚了,轻易不会再去减薄了,起码是不敢再减太多。还有,现在条件普遍好了,觉得冷了,就把空调、电暖、加热毯这些都用上,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懂很多老话、民谚的重要性,比如“春捂秋冻”,背后其实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这个后面再细说。再加上现在各种科技的发达,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人自身的调节能力削弱了。比如加热的鼠标垫、暖鞋器、暖手宝、脚底下还能加个暖腿的小屏风,连坐个马桶上,都能给你加热了,完事还来股子热水给你冲屁股。
天地大气本就反常,开泄不通畅,该出的出不去,闷在体内,该进来的进不来,无法平衡阴阳。再加上点点滴滴的积累。人就很容易“上火”。
到这里,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人内在一“上火”,外感风寒啦,饮食不节,比如吃多了“食重”导致“肠胃性感冒”啦,流感啦、病毒性感染啦、上呼吸道感染啦……随便怎么叫吧,根源,还是在于体内“有火”导致的失衡。(注意!此处仅为我个人自己一点思考,不是严谨的医学讨论,遇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且遵医嘱。)
所以,我观察下来,今年周围的很多人,感冒是因为这个“上火”的根,且前段时间,我发现自己也“上火”了。那么为了预防一下,我多管齐下,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调整饮食。
所以,虽然是霜降时节,为了去一去体内的“火气”,熬粥的时候,却反倒是加了绿豆这个夏天消暑的利器。当然了,毕竟是深秋了么,我还配了南瓜、红枣,而且是小火慢熬,熬得软糯鲜香,小米都熬出了油了。绿豆的劲也不是那么刚猛了。
还有今年加强了体育锻炼,夏天最热的时候,经常是大汗淋漓,皮肤的开泄功能有所加强。
其它措施还有比如少吃、多睡、及时增减衣物。这里要说一说前面的“春捂秋冻”,这个“秋冻”,可不是让你衣衫单薄去“挨冻”啊。最起码要穿上扛风的衣服呀,保持身体贴身有个相对稳定的气层、气场。加衣服加的可以慢一点;天气暖和起来了,再减一点;但是,一定不要穿那些露脚踝、露肚脐眼的,也不要穿不扛风的。秋天的风,一吹,衣服不扛风的话,很容易吹透的。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阳气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左传·昭公元年》
“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
“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宋·陈无择
所以,霜降时节,我熬粥还要放点绿豆,就是为了去一去体内“上火”的“火气”,从而把体内调节得更均衡一些,进而起到一定程度预防感冒的作用。
再次重申:以上思考及实践过程,只是我个人一家之言,个体差异因人而异。遇有身体不适,不要盲目自行尝试,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谨遵医嘱。
深秋时节还吃绿豆,看似反常,实则有其原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汉墓帛书版《道德经》
由医入道,以武证道,此心合于道。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为我华夏文明略尽绵薄之力。
岁月无常 慨当以慷
笑看红尘 信笔由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