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北滨路一处江滩公园的步道上,上游新闻“帮帮”志愿服务队组织的亲子“自然观察员”们,手持“探索任务卡”,在志愿者“猛犸象”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植物探索之旅。
![]()
志愿者们正在介绍自己。
活动引来“空降”观察员
“大家看眼前这棵树,叶子像被调色盘染过一样,有红有黄还有绿,谁知道它叫什么?”活动伊始,“猛犸象”指向路边一株枝叶斑斓的植物,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我知道,是乌桕!”7岁的王梓轩举手抢答,“猛犸象”之前“预告”的植物特征,与眼前的植物完美对应。“猛犸象”顺势蹲下身,捡起一片掉落在地上的半红半黄的乌桕叶,让孩子们触摸叶脉:“它的叶子会变色,是因为天气冷了,叶绿素‘退休’,叶黄素和花青素就‘登场’了。”
有趣的观察活动,还吸引了路过的亲子家庭现场加入,当了空降“观察员”。“我们本来就是想逛逛公园,结果看到你们的活动,我儿子说想听一听,结果直接听了全程。”一位带着孩子加入活动的市民笑着说。
![]()
小“观察员”正在用果实为自己的图画上色。
寻找种子探索植物的“智慧”
沿着江滩步道前行,成片的芦苇荡随风摇曳,格外显眼。“猛犸象”拉着一支芦苇,轻轻摇晃,细小的种子便随着绒毛飘落。“这是芦苇的‘飞行计划’,风就是它们的‘航班’,能把种子送到远方扎根。”他边说边让孩子们伸手接种子,6岁的李一诺捧着掌心的“白色小伞”兴奋地说:“原来种子也会‘坐飞机’!”
![]()
大家正在观察乌桕树的种子。
互动环节中,“猛犸象”还带着亲子“自然观察员”们,在乌桕树前找到了它的黑色种子,并让亲子家庭通过触摸、对比,分辨不同植物种子的形态。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和孩子一起仔细观察,在任务卡上记录要点。“平时带孩子来公园只知道看花看草,甚至直接忽略过去,今天才知道一片叶子、一颗种子里都有学问。”家长张女士拿着孩子画的乌桕叶图纸,脸上满是笑意。
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笔记”,有的画下了色彩分明的乌桕树,有的用文字记录了芦苇种子的传播方式。
![]()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合影。
多类自然活动期待公众参与
“自然观察员”活动是“自然帮”重庆城市物种影像计划子活动之一,由团队志愿者带领亲子家庭作为“自然观察员”走进大自然,记录观察城市、公园中的动植物,提升公众感受生态之美,培养环保意识。
上游新闻“帮帮”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活动与多个社区实现了常态化合作,定期开展自然科普活动,推出了“自然大讲堂”“自然故事绘”等针对各个年龄阶层的自然培训、科普活动。
未来,上游新闻“帮帮”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开展系列自然科普活动。希望参与其中的市民,可拨打热线966966报名。
上游新闻记者 詹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