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开幕式的部分嘉宾合影
秋高气爽,艺韵流芳。2025年11月14日下午,“紫陌心语——李紫玉中国画作品展”在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盛大开幕。这场展览不仅是艺术家李紫玉近十年艺术探索的集中呈现,更是佛山文化艺术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艺术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界同仁、文化学者、相关单位领导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笔墨与情怀交织的文化盛宴,现场翰墨飘香、暖意融融,尽显艺术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
![]()
剪彩现场
本次展览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南海画院、紫如居文化艺术传播工作室承办,佛山市政协书画院、佛山民进开明画院、南海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南海区美术家协会、禅城区美术家协会、悦艺美术馆协办,南海区妇女联合会、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汇聚了李紫玉自2015年珠三角巡回个展后创作的100余幅中国画作品及多件瓷绘作品。策展团队精心划分“鉴古出新”“眸于当代”“自然为师”“咫尺乾坤”“瓷可达意”五大板块,每个板块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清晰勾勒出她扎根传统、探索创新的艺术轨迹,让观众能直观感受艺术家十年间的成长与蜕变。
![]()
开幕式现场
李紫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第十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广东开明画院画家,佛山民进开明画院副秘书长,佛山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南海画院副院长,南海新阶联常务理事兼文化艺委会主任,南海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民进总支委员,南海区妇联执委。
![]()
开幕式现场
“鉴古出新”板块中,李紫玉以临习古代经典为根基,笔墨间尽显对中华传统绘画精髓的敬畏与传承。《临宋人花鸟册页》《仿元人山水轴》等作品,不仅细腻还原宋元工笔的雅致风骨与笔墨神韵,更巧妙融入现代审美意趣,让古老技法在当代焕发生机;“眸于当代”板块则跳出传统工笔固有范式,《都市闲韵》《粤韵新风》等作品,以细腻笔触捕捉城市生活中的温情瞬间、岭南文化中的鲜活元素,让笔墨与时代同频共振;“自然为师”板块遵循“师造化”理念,《黔东南写生系列》《岭南草木图卷》将工笔的精细与写意的灵动巧妙融合,一花一草、一鸟一虫皆透着对自然生命的礼赞,仿佛能让观者听见草木生长、鸟儿鸣唱的声音;“咫尺乾坤”板块以宫扇、卡纸、金笺为载体,在方寸之间尽显工笔画的精致意趣,《金笺花鸟小品》《团扇清供图》等作品虽篇幅小巧,却在构图、设色、意境营造上独具匠心,尽显“小而美”的艺术韵味;“瓷可达意”板块更是跨界创新的典范,李紫玉将中国画技法与陶瓷釉上彩、釉下彩工艺结合,《瓷上花鸟系列》《釉里红山水瓶》让笔墨在瓷坯上绽放别样光彩,既保留了中国画的笔墨意境,又展现了陶瓷艺术的温润质感,拓展了传统艺术的表达边界。
![]()
本次展览艺术家李紫玉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的潘嘉俊在展览序言中评价:“李紫玉的画有四重难得特质——扎根传统、拥抱现代、诗意盎然、格局开阔。2018年她创作的8.88米×4.38米巨型工笔画《金塘盛会》,既把控了整体构图的恢宏气势,又不失工笔技法的细腻质感,尽显艺术功底。十年间,她从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成长为兼具实力与担当的艺术创作者,用笔墨证明真正的艺术既要扎根传统土壤,还要怀揣时代温度,更要拥有回馈社会的情怀。”
![]()
开幕式现场
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有(排名不分先后):佛山市政协副主席麦洁华,佛山市政协原副主席、佛山市老年大学校长陈道明,佛山市政协文教体卫和文史委主任孙向阳,佛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张红兵,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张远征,南海区政协二级调研员冼富兰,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原二级调研员詹奇,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惠颜,佛山市政协文教体卫和文史委副主任丘冬梅,佛山市政协文教体卫和文史委原副主任周钧炼,民进佛山市委会主委陈东初,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常务副馆长许鸿学,佛山市文联秘书长、组联部部长陈斌,南海区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邝倩,南海区政协常委叶宁,南海区政协组联室主任贝馨梅、副主任陈丽敏、原副主任陈云芳,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常委张颖雯,佛山市博物馆馆长凌建,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黄锡荣、邱健彬,南海区妇联主席杨华,禅城区文联主席赖华,南海区文联副主席游远荣,南海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昭仪、原副部长陈顺景,南海区妇联副主席冯纫芝、陈洁霞,南海博物馆馆长吴振宇,民进南海总支主委王全,南海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夏立军,展域国际集团香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建彤,南海区内地港人联谊会执行主席孔庆立,佛山市房地产行业商会会长李凤仪,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第九服务队队长郭燕英、副队长陈颖贤,南海区留学生联谊会会长叶钰泉,佛山市恒拓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永堂,悦艺美术馆馆长冯小保,广东珠江开关董事长张柏成,佛山市旺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吴荣新,佛山新合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耀宏,南海区政协桂城工委会文教体卫组伦永谦、胡冬花、莫晖、黎健忠、关旋晖、陈声荣等,潘鹤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潘放,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刘羽珊,中山市中国画学会会长黎柱成,东莞市总商会书画院院长赵应伦,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天硕,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贾博鸿,广州开明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炜,广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姚涯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原佛山画院院长、佛山雕塑院院长、石景宜艺术馆负责人梁根祥,佛山市美协名誉主席邹莉,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永才,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麦洁冰,佛山市美协常务副主席、禅城区美协主席梁建华,南海区美协主席曹钟兴,顺德区美协主席陈子雄,三水区美协主席贺显亮,高明区美协主席李美征,广东开明画院副院长、南海画院院长梁国荣,佛山艺术创作院创作部主任、佛山市美协秘书长邱大尉,佛山市美协顾问陈玉莲、黄汝祥,副主席吴旭东、张永利,广东开明画院常务副秘书长陈年发,佛山市民进开明画院荣誉院长伍志成、副院长邝向阳,禅城区美协副主席易华昌,顺德区美协常务副主席殷华锋、副主席冯杏玲,南海区美协常务副主席王志强、陈营锋,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关晓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邓榕深,佛山市青年美协主席莫闲,广州市从化区美协理事黎浩威,南海画院陈日新、罗礼文、莫松年、何次联、冼群星、关志源、钟锦祥等。
![]()
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常务副馆长许鸿学致辞
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常务副馆长许鸿学在欢迎辞中感慨:“我馆自1998年开馆以来,坚持‘精品性、专业性、学术性’与‘开放性、公益性、人民性’并重的办馆宗旨已27年,呈现了大量的高质量艺术展览。李紫玉老师的作品正是精品艺术的代表,她凭着日复一日的勤奋、与生俱来的天赋在艺术道路上扎实前行,从构思创作到装裱布展,筹备展览时事无巨细、精益求精的态度,更彰显了新时代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此次展览高朋满座,既有艺术界大咖,也有普通艺术爱好者,既是对李紫玉艺术成就的认可,也是佛山文化艺术吸引力、凝聚力的生动体现。未来,我馆将继续坚守办馆初心,为更多优秀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为市民带来更多高品质文化盛宴。”
![]()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永才致辞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永才与李紫玉有着多重交集,他的致辞满含对同行的认可与期许:“从早年共同编撰《佛山美术卷》,到后来一起深入黔东南、珠三角等地写生创作,再到同为民进会员携手参与公益活动,我亲眼见证了李紫玉作为女性艺术家的不易——既要平衡家庭琐碎与艺术创作,在照顾家人的同时挤出时间深耕笔墨,又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艺术传递温暖。她的作品兼具‘清新雅致’的格调与‘恬静淡然’的意境,这种独特的艺术气质在当代画坛尤为难得,为年轻美术工作者树立了‘既能沉心创作,又能担当社会责任’的好榜样。相信此次展览能为佛山美术界注入新活力,推动更多创作者在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中探索前行。”
![]()
佛山市南海区文联副主席游远荣致辞
佛山市南海区文联副主席游远荣则从地域文化发展的角度,深刻阐释了展览的时代价值:“南海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脉绵长、底蕴深厚,近年来我们通过打造大地艺术节、‘跟着演出游南海’‘追着艺术游南海’等特色文旅IP,不断完善艺术创作生态,为艺术家扎根南海、潜心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10月30日举办的‘同心同源——南海人美术书法作品展’中,李紫玉的作品与黄君璧、潘鹤、陈永锵等名家作品同场展出,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实力的肯定,更说明她已成为南海当代艺术传承脉络中鲜活而重要的一环。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文化投入,培育更多优秀艺术人才,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
佛山画院原院长梁根祥致辞
84岁高龄的佛山画院原院长梁根祥,作为见证李紫玉艺术成长的老艺术家,动情分享了与她相识相知的历程:“20多年前,我认识了从湖北来佛山学画的李紫玉,那时的她青涩却执着,常常带着画作登门请教,眼神里满是对艺术的渴望。她广泛借鉴各家之长,在临习传统中领悟笔墨精髓,在观察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有包容开放的文化胸襟,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让岭南文化在多元交流中焕发更强活力。看到她如今的成就,我由衷为她高兴,也为佛山美术界感到自豪。”
![]()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羽珊致辞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羽珊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了李紫玉作品的艺术特质,为观众解读其中的美学价值:“通过开明画院的活动与李紫玉相识十余载,她勤奋励志、聪慧雅静的品格,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都让我印象深刻。细细品读她的作品,能感受到三个突出特质:一是‘格物致知’的笔墨精神,她对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观察深入骨髓,枝干转折、花瓣舒展、叶片脉络都精准传神,尽显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二是‘清雅虚静’的意境营造,她用色典雅不艳俗,构图空灵留白巧妙,能让观者在繁华都市中寻得心灵净土,静下心来感受艺术之美;三是‘守正出新’的艺术路径,她深得宋元花鸟画精髓,却不囿于古法,大胆融入现代构成理念与个人审美,让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具当代气息。这种在过度追求装饰性、制作性的当今工笔画坛尤为珍贵的‘纯正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
![]()
本次展览艺术家李紫玉
“今天高朋满座,暖意融融,感谢每一位在百忙之中莅临的朋友,你们的到来让这个秋天格外温暖。”开幕式上,本次展览艺术家李紫玉动情致辞,言语间满是对艺术的热爱、对亲友的感恩,以及对十年创作历程的感悟。“前年敲定这个展览时,我猛然惊觉,距离2015年‘静林心语’个展,竟然刚好过去了十年。这十年,是我艺术深耕的十年,从临习传统到探索创新,从专注工笔到尝试跨界,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也是我人生角色不断叠加的十年——为人妻、为人母,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回望这三千多个日夜,一边是照顾家人的琐碎日常,一边是追逐笔墨丹青的艺术梦想,有过疲惫与迷茫,但从未想过放弃,心中满是感慨,也更珍惜这份在责任与热爱中并行的坚持。”
![]()
![]()
本次展览艺术家李紫玉向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捐赠作品,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邱健彬接收作品并颁发捐赠证书
谈及坚持办展的意义,李紫玉坦言曾有过困惑,如今却有了清晰答案:“筹备展览的日子里,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办画展?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后来我想通了,画展于我,不是简单的作品陈列,而是对一段创作历程的系统梳理,能让我看清自己的成长与不足;是与同行、与观众的真诚对话,能在交流中获得新的启发;更是对自己艺术追求的一次复盘与追问,让我更坚定未来的创作方向。同时,这也是一次美学普及的尝试——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走近中国画、了解传统艺术,感受笔墨间的韵味与温度,让美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
展览现场
整理作品时的意外发现,让李紫玉更添前行的力量:“这次整理作品,我才发现近十年竟创作了很多作品,有大幅的主题创作,也有小巧的日常写生,每一幅都记录着当时的心境与思考。看着这些画作,突然觉得自己从未辜负光阴,在家庭与艺术的平衡中,终究守住了内心的热爱。也正是这份收获,让我更坚定用展览回馈时光、传递美学的初心。此次只精选了100幅中国画和几件瓷绘作品展出,希望能让观众感受到我十年间的艺术探索。”
![]()
展览现场
谈及艺术追求,李紫玉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熟悉我的朋友或许知道,我心里住着两个‘孩子’,一个是传统,一个是当代。十年前办展时,我更偏向当代表达,总想用新的视觉形式、创作手法诠释工笔画;但这十年间,随着对生活理解的加深,也随着对传统笔墨的不断研习,我越来越被传统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就像被一块强磁牢牢吸附。那些古老的技法、雅致的意境,让我明白真正的创新离不开传统根基,脱离传统的‘创新’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既传统又当代’的创作者——扎根传统,却不困于古法;拥抱当代,却不流于浮躁,在两者的平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郭子良老师对她近期作品“很唯美,很素雅,既有传统,也有新意,很有形式感”的评价,以及岭南画派大家陈永锵“要向着自己的内心走去”的叮嘱,都让李紫玉倍感温暖,也更坚定了创作方向。她动情地说:“这些前辈的鼓励与指导,就像明灯一样照亮我的艺术之路,让我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在疲惫时能重拾力量。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在笔墨世界里探索前行。”
![]()
展览现场
艺术之外,李紫玉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2020年疫情肆虐时,身为湖北人的她心系家乡,精心创作67幅粤鄂花卉题材作品,无偿赠予南海援鄂医护人员,用笔墨为逆行者鼓劲;多年来,她积极参与公益捐赠,累计捐赠作品募集善款超160万元,用于助学助教、扶贫救困及困境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让艺术充满民生温度;此外,她还受聘为南海区教育局美术教师培训导师,深入中小学开展教学,参与“书香政协”义教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更多人心中。“艺术不应该只停留在画室里、展厅中,更应该走进生活、服务社会,用笔墨传递温暖与力量,这是我作为艺术家的责任,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李紫玉说。
![]()
展览现场
“没有家人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致辞最后,李紫玉特别感谢了先生的付出,言语间满是温情:“作为女性艺术家,要兼顾妻子、母亲的角色与艺术创作,真的很难。是先生主动承担了家里的跑腿事务、照顾孩子的责任,还常常陪我去写生、帮我整理画作,只为让我能挤出更多时间专注创作。他的包容、理解与实打实的支持,是我艺术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这份情谊我会永远珍惜。”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日(逢周一闭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
![]()
![]()
![]()
![]()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
穿越时光的爱恋——鸡冠花
纸本设色
242.5cm×159cm
2014年入选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中国美术馆)
2016年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陕西美术博物馆)
![]()
穿越时光的爱恋——心花
纸本设色
200cm×160cm
获2016“万年浦江“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
![]()
穿越时光的爱恋——海洋日记
纸本设色
210cm×140cm
获中国美协主办2016“丹青扬州全国花鸟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
故乡小夜曲
纸本设色
223.5cm×158cm
2016年
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土特产——汤饮百草经
纸本设色
220cm×140cm
2016年
![]()
春雪满空来
纸本设色
129cm×263cm
2021年
![]()
璜玑鹤影
纸本水墨
130cm×267cm
2023年
![]()
蕉杉分碧影
纸本设色
43.8cm×66cm
2025年
![]()
花枝俏
纸本设色
43.8cm×66cm
2024年
![]()
紫韵绕石幽
纸本设色
140cm×356cm
2024年
![]()
万花谷里逐芳尘
纸本设色
43.8cm×66cm
2024年
![]()
香气迎风远
纸本设色
180cm×68cm
2023年
![]()
紫珞垂垂结洞天
纸本设色
181cm×70cm
2025年
![]()
秋高云淡
纸本设色
181cm×70cm
2024年
![]()
紫烟栖羽
纸本设色
180cm×96cm
2025年
![]()
瓷间芳信
纸本设色
66cm×43.8cm
2025年
![]()
渐有熏风入
纸本设色
66cm×43.8cm
2024年
![]()
独见墙头倾赤艳
纸本设色
173cm×94cm
2024年
![]()
庭院春晓
纸本设色
173cm×94cm
2024年
![]()
小园几许尽春光
纸本设色
173cm×94cm
2024年
![]()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