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我继续报道的动力,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我在这里讲一个关于一只拉布拉多和两位普通女性的故事。它看起来像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小小奇迹,背后却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关于责任、信任和公共管理的一些现实问题。
![]()
一切开始得很普通。高女士领着家里三岁的金黄拉布拉多“九月”在院子里活动。那天阳光好,院门没关严。“九月”走丢了。高女士和家人地毯式搜索,贴寻狗启事,查看监控。监控显示,“九月”在走失后曾在金沙滩附近出现,多次被拍到,最后一次是8月15日,画面里它跟着一位遛狗人和另一只陌生狗,往远离居民区的方向走去,此后就再也没出现在监控里。高女士焦虑、失眠、反复转发寻狗信息,三个月的日日夜夜,她没有放弃。
三个月后,也就是11月4日凌晨3点多,长沙下着小雨。周女士下夜班回宿舍,路边发现一只蜷缩的金黄拉布拉多。它湿漉漉的,毛发凌乱,眼神无助。周女士买食物喂它,带回职工宿舍的空房间暂时照料,拍视频发布招领。几天里,有人冒称主人,但核实后都不是。11月6日,高女士刷到这段来自长沙的招领视频,心里一震。她私信了视频发布者周女士,提到“九月”的名字、出生日期、身上的小印记,还叫出它和“好朋友”的专属名字。视频通话里,听到熟悉呼唤后,狗狗立刻竖耳、摇尾、发出呜咽,朝着手机方向回应。那一刻,高女士落泪,确认找回了“九月”。两人随后沟通接领事宜,11月9日宠物托运车把“九月”带回青岛。体检显示,除有点消瘦外,身体健康。
![]()
第一,个人善意能带来实际帮助。周女士不是专业救助者,她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她主动出手、细心照料、耐心发布信息,最终让失主找到狗狗。她拒绝报酬的那句“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能帮狗狗找到主人,我也很开心”,很平凡,也很温暖。这样的平凡善意,值得被看见、被鼓励。
第二,社交媒体与实时通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没有视频、没有通话,没有跨城即时核验,“九月”很可能还在长沙继续等待。互联网把散落的信息串起来,让远在青岛的人看到长沙路边的一只狗,这就是技术带来的连接力。在这个案例里,社交平台既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情感联结的桥梁。
一是责任与防范。高女士在回忆里提到院门没关严,“可能是外面的热闹吸引了它”。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自责。这件事提醒所有养宠家庭: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风险增加,做好看护和身份识别很关键。给宠物戴上芯片、明确联系信息、养成进出门检查的习惯,不是多余,而是必要。
二是跨省流动的原因不明。关于“九月”如何从青岛出现在长沙,目前暂无相关信息,有待权威确认。我不做无根据的推测。有人可能好心带上车;也有可能在公共交通中误上误下;还有可能是被他人带走。这些情况各有不同的法律和道德属性,需要具体调查。对当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尽快厘清事实,这样既保护失主权益,也保护拾得者的正当行为不被误解。
![]()
三是公共管理的短板。监控抓拍到“九月”跟随他人外出,但没有更完整的线索。面对流动宠物与人员交织的城市场景,我们在信息共享、流浪动物收容、运输监管等方面还可以更完善。比如在一些城市,宠物托运、长途乘车时的管理规范、宠物识别信息共享机制,更透明、更便民,会减少这样的迷案。
给主人:养宠不是一时热情,出门检查、做芯片登记、留好联系方式,节假日更要倍加留心。丢了不要慌,记录时间地点、调取监控、把握第一时间发声是关键。
给社会:鼓励更多像周女士这样的好心人正规化行动。建立更多志愿者联络网络、临时收容点和快速招领机制,会让找回率更高。
![]()
给平台:社交平台可以考虑推出“失物招领”功能的规范化入口——实名认证、定位标签、时间线索汇集,这样信息真伪更容易核验,线索也更有价值。
我也想强调一点:这类故事容易被情绪化传播。我们应支持善意,也要尊重事实。对所谓“拾主”或“误领者”,社会不应该先入为主地定性。相反,鼓励公开透明的核验流程,对双方都负责任。
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看?你或你身边有人遇到过宠物走失、误送或跨城招领的经历吗?来评论区说说。你认为行政层面、社会组织或平台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把这样的温暖变成常态?欢迎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