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送错几百米,竟让一个30岁的快递员丢了命——这则新闻让人心里堵得慌。快递员小李,因为送错快递被杀。
据上观新闻“新民眼”报道,事情是这样的:10月17日晚上7点左右,小李因为系统定位偏差,将包裹误投到距离收件人家几百米外的位置。谁能想到,一个原本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误会,最后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
最让人难受的是,这件事本不该走到这一步。几百米的距离,在现代物流里真的不算什么大错。可偏偏遇上了二话不说就拔刀的冲动。这背后,是不是有些人早就习惯了把快递员、外卖员这些服务者当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人?忘了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也是有血有肉、有尊严的人?
我们身边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服务者,每天扛着压力奔波,却常常得忍受莫名其妙的火气、恶意投诉,甚至人身攻击。当“顾客是上帝”被曲解成“我花钱我就是爷”,当一点小事就能让人对服务者恶语相向——这样的环境,迟早还会出事。
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技术出的错,最后全让快递员一个人扛?系统定位不准,平台没有及时纠错;客户联系不上,也没有备用方案。一出事,只剩快递员独自面对客户的怒火。算法越来越聪明,可快递员的压力却越来越大;系统不断升级,但一出问题,永远是基层劳动者背锅。这种真的合理吗?
这起悲剧也暴露了一线服务者安全保障的缺失。快递员、外卖员每天进出无数陌生小区,接触各色人群,风险本来就不小。可很多平台的安全培训,除了“注意态度”“别跟人吵”这类空话,真正有用的应急措施、危机处理机制,几乎都是空白。遇到危险跟谁求救?冲突升级时平台能不能及时介入?这些问题,很多从业者自己都答不上来。
30岁的小李,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父母的寄托,是孩子的依靠。他的离去,毁了一个家,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这些一线服务者不是“送货机器”,他们是撑起这座城市正常运转的人。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保护他们,也是在保护这座城市的温度。
要改变现状,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作为普通用户,我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快递晚到一会儿,说声“没事儿”;外卖洒了汤,别急着差评。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苛责。将心比心,谁也不容易。
对企业来说,平台必须把员工的安全当回事:培训不能走过场,要教他们怎么应对冲突、保护自己;要设立紧急支援通道,纠纷发生时第一时间介入;更不能把技术的锅全甩给快递员,算法和管理模式都要更人性化。
社会和政府也需要行动起来:完善劳动保障,严惩暴力行为,通过宣传让“尊重服务者”成为常识,而不是口号。
几百米的快递偏差,不该用生命来弥补。当我们享受着送货上门的便利时,别忘了背后是无数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别让小李的悲剧重演。愿每个靠双手吃饭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让劳动者感到安全、温暖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