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零食添加剂是否超标?”“校园周边‘三无’食品如何‘避坑’?”近日,“筑牢舌尖防线:与中学生的食安对话”活动在重庆市南渝中学举行,活动以“线上直播+线下座谈”双线联动,通过专家授课、尖锐答疑、行动倡议等形式,直面青少年饮食安全痛点,破解食安困惑,为中学生筑牢“舌尖防线”。
“两证核查法”助力消费者识别“三无”小食品
什么是食品安全?活动现场,“食安课堂”以干货满满的专家分享拉开序幕。
重庆市沙坪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斌带来《关注食品安全 共创美好校园》主题分享,他结合全国及本地典型案例,梳理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为师生划出三大核心要点:面对各类食品要练就“火眼金睛”,精准辨别优劣;网购食品需仔细查验资质,谨慎鉴定真伪;对待保健食品要认清属性,不盲目轻信宣传。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原一级调研员杨亚明结合基层执法经验,带领同学们聚焦日常饮食中的食品安全风险。他提到,川渝地区备受喜爱的麻辣口味,在部分校园周边“三无”小食品中,多依赖辣椒精、糖精钠等添加剂打造刺激口感,长期食用可能引发肠胃不适、肥胖等健康问题。为帮助同学们快速“避坑”,他现场传授“两证核查法”(查看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公示情况)和“SC 编号识别法”(确认预包装食品 14 位 SC 编号完整性),实用技巧助力师生避开80%以上的食安隐患。
活动现场,重庆市南渝中学校副校长唐晓玲为两位嘉宾颁发聘书,为后续常态化食安教育合作奠定基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斌作分享
![]()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原一级调研员杨亚明科普健康饮食知识
吃零食优先选择学校食堂或家庭自制
“为什么学校食堂的安全保障比校外餐厅更完善?”“在外就餐吃到异物该如何维权?”“嘴馋想吃零食,怎样兼顾口感与健康?”……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添加剂危害等热点话题踊跃发问。
针对“学校食堂安全保障”问题,魏斌从食材溯源、资质审核、突击抽检三大维度进行解读,让师生了解校园食堂“阳光供应链”的全流程保障;谈及“零食食用”难题,杨亚明给出实用建议:优先选择学校食堂或家庭自制食物,用坚果、时令鲜果替代网红零食,同时可与同学互相监督约束,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守护健康。
活动尾声,魏斌与杨亚明共同发起食品安全行动倡议,呼吁同学们争做食品安全的践行者、传播者,主动学习食安知识,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筑牢“舌尖上的防线”。
南渝中学校团委副书记邬友玲表示,学校始终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合作,常态化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让食品安全意识扎根校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
![]()
活动现场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