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锂电行业正迈向新周期,设备环节明显回暖受益。国内市场扩产潮重启、海外市场放量以及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等带动国内锂电设备订单爆发,资本市场预期抬高。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开启新一轮上市融资热潮。
2025年11月,两家细分领域企业相继启动IPO进程。11月10日,中鼎智能(无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向港交所主板递表;11月7日,深圳市中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上述两家企业分别聚焦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与锂电自动化生产设备,其上市动作既反映了企业扩张诉求,也印证了锂电设备行业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下的发展活力。
此次是中鼎智能二次递表。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前身为无锡中鼎物流设备有限公司,2016年被A股上市公司诺力股份收购90%股权后,业务拓展至智能物流系统领域,并于2019年成为诺力股份全资子公司。
2025年3月更名后,中鼎智能首次于5月9日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因招股书满6个月失效,11月10日再度递表,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根据规划,分拆后诺力股份将维持对中鼎智能99.6%的控股地位,双方将实现主业聚焦——中鼎智能深耕智慧物流系统市场,母公司则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业务。
在细分领域,中鼎智能表现突出,在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领域稳居第一,市场份额高达22.1%,核心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LG化学等行业巨头。
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2022-2024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营收从16.43亿元增至17.98亿元,净利润从7057.7万元提升至8862.6万元,其中新能源客户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75%以上,成为绝对营收支柱。
今年上半年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9.71亿元降至7.46亿元,但净利润从5240.4万元增至6628.7万元,核心原因是新能源客户收入占比飙升至94.5%,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高附加值领域。
行业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需求增长,锂电物流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全球化布局的相关企业将进入订单收获期。此次IPO,中鼎智能计划通过募资加强研发、升级产能并拓展海外市场,抓住智能物流行业增长机遇。
与中鼎智能不同,深圳中基选择登陆北交所。2025年11月7日,公司在深圳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联民生,辅导协议于10月28日正式签署。
资料显示,深圳中基2004年成立,主要从事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覆盖电芯装配(中段)和检测(后段)环节,可适配圆柱、软包、方形等多种形态电池。
主要客户包括A-PRO(终端服务客户为LG新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得壹能源、派能集团等锂电池厂商。
业绩方面,深圳中基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44亿元、8.53亿元,7.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7.17万元、3555.36万元、2888.05万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遭遇阶段性压力: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7.33%;净利润亏损4762.46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29.92万元,不过毛利率从20.18%提升至24.81%,显示产品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大圆柱电池装车开始提速,同时其在储能、两轮车、低空飞行器等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被扩展。今年以来,大圆柱电池订单和开工项目明显增多。作为圆柱电池设备市场赛道玩家,深圳中基明显受益。
此前,深圳中基对起点锂电表示,在高速装配线领域,深圳中基120PPM线技术位于业内头部,2021年其200ppm高速生产线也成功问世,适用于直径21-60mm规格的圆柱电芯,良率达到99.5%以上,350ppm的小圆柱电池全自动生产线也顺利出货。
其认为,由于自身特点的原因,圆柱电池最为适合的领域即是两轮车,以电池容量划分,50Ah以下圆柱优势最大。未来大圆柱电池规模应用将使得一批上游设备厂收获新机遇。
作 者:之 筠
声 明:本文由起点锂电原创,版权归属起点锂电,如需转载或开白联系起点锂电小编(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