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种被称为“银行直供房”的房源在多个拍卖和房产平台热度上升,不少网友把它看作“捡漏”机会,认为它价格低于普通二手房,又比法拍房流程简单,吸引了不少刚需和投资客的目光。
那么,银行直供房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当企业或个人无力继续还贷时,银行依法收回原先抵押的房产,取得产权后直接挂牌出售,它本质上属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
但不同于法拍房需要走法院强制执行程序,银行直供房由银行自主定价并组织交易,流程更短、手续也相对简便。
其实这类房源并不是刚刚出现,只是最近在多个平台的挂牌量明显增加,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部分企业和个人现金流紧张,导致贷款违约情况增加,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有所上升;并且不少银行面临年终业绩考核,处置不良资产的任务较重,因此加速推出这类直供房源。
![]()
价格是大家最关心的,银行直供房通常低于市场价,但并非所有房源都是“骨折价”,有行业报告显示,这类房源普遍比市场价低15%–25%,折价幅度一般低于法拍房,例如在兰州,一套125平方米的住宅市场价约180万–220万元,最终银行以151万元成交;哈尔滨也有住宅以每平方米1800元拍出,而同期同小区最低挂牌价约为3700元。
![]()
不过,不是所有银行直供房都有这么高的折扣,银行在定价时会参考AI估值模型、周边近期成交价等多种数据,最终挂牌价通常略低于市场价,但不会出现“腰斩”那样的极端情况,有银行客户经理透露,这类房子有一定议价空间,但也不会无底线降价。
除了价格,银行直供房还有一个优势是产权清晰、纠纷率低,由于银行在最初审批贷款时已对抵押物做过严格审查,产权关系较为明确,有统计显示,这类房产的产权纠纷率仅为0.3%,远低于二手房的2.1%和法拍房的18%。
![]()
不过购房者也需注意,部分房源可能标注“无法看房”或“存在占用”,需要提前核实房屋现状。
从来源看,银行直供房主要分为三类:最多的是个体工商户因经营贷违约抵押的房产;其次是开发商用未售房产抵偿工程款或贷款;最少的是个人断供的住宅,从物业类型来看,商业用房占比超过八成,住宅类数量不多,且主要集中在部分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
![]()
随着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加重,直供房的规模预计还会继续扩大,例如在阿里资产平台上,仅兰州银行一家,2024年挂牌房源为1130套,2025年就增至1779套,增长超过50%,四川、辽宁等地的农信系统挂牌量也均已超过万套。
有人担心,这类低价房源大量入市是否会冲击二手房市场?比如兰州那套151万元成交的直供房出现后,周边二手房挂牌价短期内下调了10%–15%。不过多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直供房总量仍相对有限,且本质上也属于二手房流通范畴,不会改变整体市场供需结构。
![]()
不同地段、不同品质的房源受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核心区稀缺楼盘依然抢手,远郊或同质化严重的项目即使没有直供房竞争,流动性也本来就偏弱。
看了“银行直供房”的报道,网友们的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比跟中介斗智斗勇强多了!价格透明,起码银行不会坐地起价。”
“法拍房的水太深了,不敢碰,银行直售的产权清晰,让人更放心,这才是真正的性价比之选。”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么便宜为啥银行自己不留着?肯定有坑,比如房子老旧或者位置太偏。”
“‘不带看’是硬伤,万一买到个‘凶宅’或者有老赖占着的房子,那真是欲哭无泪。”
“银行下场卖房,算是‘降维打击’吗?这么多便宜房子入市,我们小区周边的二手房价格是不是要撑不住了?”
“说白了,这些都是断供房和还不起钱的企业抵押房,反映了现在经济确实不容易啊。”
你是否已经在平台上关注过这类房源?如果遇到合适的银行直供房,你会考虑入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或实际经历!
信源:时代周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