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布莱恩・弗雷德里克・詹宁斯,周四傍晚六点就要在佛罗里达州立监狱接受注射死刑了。
这事儿在佛州闹得不小,倒不是因为案件本身不够震撼,而是这已经是州长罗恩・德桑蒂斯任内执行的第16起死刑,直接打破了该州1976年恢复死刑以来的单年度纪录。
这起案件拖了44年,受害者家属的痛苦怕是最有体会。
![]()
时间拉回1979年5月11日,当时20岁的詹宁斯还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正处于休假期间。
他盯上了布里瓦德县的6岁女童丽贝卡・库纳什,趁着孩子父母在另一房间的空档,悄悄拆了卧室窗户的纱窗。
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会酿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詹宁斯把丽贝卡劫持到自己车上,一路开到运河边对她实施了强奸。
更残忍的是,他之后用力抓住女孩的双腿,直接抡向地面,导致孩子颅骨骨折。
![]()
最终,丽贝卡在运河中溺亡,尸体当天稍晚就被发现了。
案发数小时后,詹宁斯因为一张交通逮捕令被警方抓获。
调查人员一比对,发现他的体貌特征和当时出现在库纳什住宅附近的男子完全吻合。
现场留下的鞋印,和他脚上穿的鞋子严丝合缝。
更关键的是,女童卧室的窗台上还留有他的指纹,他的衣物和头发也都是潮湿的。
![]()
如此多的证据摆在面前,詹宁斯的罪行按理说板上钉钉。
可谁也没想到,这起案件的司法进程会拉得这么长。
他先后两次被判处死刑,但每次都通过上诉被推翻。
直到1986年的终审判决,他才第三次被判处死刑。
![]()
这一拖,就是几十年,直到2025年,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了他的最终上诉,这起44年前的血案才算真正迎来了落幕的曙光。
44年前的残忍作案:铁证锁定前海军陆战队员
单看案件细节,詹宁斯的作案手段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20岁的年轻人,还是海军陆战队员,本应有着更清晰的是非观和约束力,却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
6岁的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就被这样残忍对待,换谁都无法接受。
从司法角度来看,这起案件的证据链其实相当完整。
指纹、鞋印、体貌特征、现场状态,每一项都指向詹宁斯。
放在现在,这样的证据链足以快速定罪,但在几十年前的司法环境下,上诉程序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美国的死刑案件上诉有着严格的流程,从州法院到联邦法院,再到最高法院,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耗费数年时间。
![]()
詹宁斯除了谋杀罪,还因绑架、性侵和入室盗窃被判处终身监禁。
这几十年里,他并没有闲着,一直在州法院和联邦法院之间反复提起上诉。
他最近一次的理由是,在德桑蒂斯签署死刑执行令前的数月里,他缺乏律师代理,这侵犯了他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
他的现任律师还提到,自1988年以来,詹宁斯始终没有获得合宜的赦免听证会。
这些争议点确实值得深思。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一旦执行就无法挽回。
![]()
哪怕罪犯罪行滔天,他的合法权利也应该得到保障。
如果连基本的律师代理都无法保证,那整个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就会打折扣。
毕竟,我们追求的是正义,而不是单纯的惩罚。
死刑创纪录背后:正义与程序的双重拷问
佛州今年的死刑执行数量确实让人瞩目。
除了詹宁斯,理查德・巴里・伦道夫和马克・艾伦・杰拉尔兹还分别定于11月20日和12月9日伏法。
![]()
这意味着,今年佛州的死刑执行总数将达到18起,这个数字远超之前2014年创下的8起纪录。
州长德桑蒂斯对此的解释是,他的目标是为苦候数十年的受害者家属伸张正义。
“部分案件可追溯至八十年代,迟到的正义即是被剥夺的正义。”这句话其实不无道理。
受害者家属等了几十年,就是为了看到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
如果司法程序一直拖延,那对家属来说,无疑是二次伤害。
但反死刑组织“佛罗里达死刑替代方案”却有不同的看法。
![]()
该组织法律政策主任玛丽亚・德利贝拉托表示,佛罗里达州的死刑系统已经偏离了法律承诺的形态。
詹宁斯数年来缺乏州法院指派的律师,本世纪都没获得过赦免审查,最终只是因为政治时机有利而被选定执行死刑。
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依据。
美国的政治和司法之间,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州长的执政理念和政治立场,难免会影响到死刑政策的执行。
但话又说回来,不能因为担心政治干预,就否定死刑执行的合理性。
![]()
关键还是要在程序上做到严谨,确保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推敲。
佛州采用的是镇静剂、肌肉麻痹剂与心脏停止药物的三联注射执行死刑。
这种方式在全美多个州都被采用,但也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三联注射可能会让罪犯在无意识中死去,相对人道。
也有人质疑,这种方式可能存在药物失效的风险,导致罪犯在痛苦中死亡。
从全国范围来看,美国今年已有40人经法院判决执行死刑。
![]()
2025年剩余时间及明年,至少还有18人待处决。
这个数字不算低,但和前些年相比,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增长。
死刑制度在美国一直是争议性话题,支持方认为它能起到威慑作用,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反对方则认为,死刑本身就是不人道的,还可能出现错判的情况。
如此看来,詹宁斯的案件只是美国死刑制度争议的一个缩影。
![]()
这起案件中,罪犯的罪行确凿,受害者家属的痛苦真实存在,司法程序的争议也客观存在。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判死刑的执行,而应该看到背后复杂的司法、政治和社会因素。
毫无疑问,正义的实现需要兼顾结果和程序。
让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是对受害者的告慰;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是对每个人权利的保障。
![]()
詹宁斯的伏法,或许能让丽贝卡的家人得到一丝慰藉,但美国死刑制度的争议,恐怕还会继续下去。
毕竟,在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