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万元奖学金加美国绿卡!美国争相抢夺的中国青年才俊,一毕业却连夜启程回国。
2
放弃百万年薪不去拿,偏偏选择投身芯片研发这条艰难之路,他究竟图的是什么?
3
如今真相揭晓,震撼全网——全球首款车规级UWB芯片“天枢”正式亮相,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4
这位从乡村走出的“电子奇才”,凭什么带领中国芯片实现历史性跨越,站上世界巅峰?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
天枢芯片,全球首发
6
2025年6月6日,上海“加特兰日”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7
来自汽车、半导体、通信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与各大媒体齐聚一堂,目光聚焦于舞台中央。
8
当台上那颗黑色小芯片被缓缓展示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
9
这颗名为“Dubhe(天枢)”的芯片,是全球首枚符合IEEE802.15.4ab最新标准的车规级UWB SoC产品,由加特兰微电子自主研发推出。
10
它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模型,而是可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实际应用的尖端成果。
11
凭借厘米级超高精度定位能力,搭载该芯片的车辆将实现真正的无感解锁——走近车门即自动开门,无需再翻找钥匙或掏出手机反复感应。
![]()
12
在智能制造场景中,它可以为工业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空间导航支持,大幅提升自动化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13
同时集成脚踢感应开启后备箱、车内遗留儿童检测等多项贴心功能,切实解决用户日常用车痛点。
14
最引人瞩目的是,其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目前尚无任何竞争对手具备同等水平。
15
消息一经发布,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主动联系加特兰,希望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
16
而这款让中国半导体产业扬眉吐气的里程碑式产品,背后的研发领军人正是陈嘉澍。
17
鲜为人知的是,他曾拥有令人艳羡的人生起点。
18
早年获得赴美顶尖高校深造机会,并斩获高达200万元人民币的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
19
这项荣誉每年全球仅授予27人,他是当年唯一入选的中国籍学生。
![]()
20
尚未正式毕业,已有数家美国头部科技公司抛来橄榄枝。
21
开出的待遇包括百万美元年薪、永久居留权以及配套住房资源,几乎是常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保障。
22
面对如此优渥条件,陈嘉澍没有丝毫动摇。
23
他果断谢绝所有邀约,坚定选择回到祖国怀抱。
![]()
24
那一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回国,用所学知识服务国家发展。
25
这位拒绝海外高薪诱惑的天才科学家,为何甘愿放弃舒适生活,执意回国攻坚芯片这一“硬骨头”?
26
他的故事,要从一个连玩具都买不起的农村少年讲起。
![]()
27
寒门学霸归国造芯
28
1984年,陈嘉澍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由祖辈抚养长大。
29
童年时期经济拮据,看到同龄人手中的掌上游戏机,他虽满心向往却从未开口索要。
30
反而自己动手,用纸板画出按键布局,拿铅笔模拟操作,靠想象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31
这份朴素的热情,悄然点燃了他对电子世界的浓厚兴趣。
![]()
32
家中的收音机、电风扇成了他的“实验对象”,一次次拆解重组后,竟能修复常见故障,逐渐成为邻里口中的“电器小能手”。
33
中学物理老师敏锐察觉到他的天赋,不仅赠送专业书籍,还亲自指导实验项目。
34
一次组装收音机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这个能力,将来一定能为国家做点大事。”这句话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
35
2003年,年仅19岁的他同时收到复旦大学与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
36
尽管更心仪港大的电子工程专业,但因学费过高难以承担,最终选择了复旦的力学方向。
37
虽然偏离理想轨道,但他并未气馁,入学后便自学完全部核心课程,连续多年荣获一等奖学金。
38
努力终得回报,大二时凭借优异成绩赢得香港城市大学全额奖学金,终于如愿转入电子工程领域。
![]()
39
2006年,陈嘉澍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交流学习,首次接触车载雷达系统。
40
在拆解德国博世生产的雷达模块时,他发现其中使用的砷化镓芯片性能出色,但单颗成本高达数百美元,难以普及推广。
41
他萌生使用低成本CMOS工艺替代的想法,却被导师告知这是行业公认的“死胡同”。
42
由于CMOS在高频环境下信号衰减严重,业内普遍认为无法胜任毫米波应用。
![]()
43
倔强的他没有退缩,在实验室连续奋战两个月,反复测试不同电路结构。
44
最终提出“先降频处理再进行信号放大”的创新路径,并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
45
2007年,他成功入选首届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名单,成为全球27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人,奖金超过200万元,彻底解除经济顾虑。
46
面对爷爷担心他在国外不归的忧虑,他郑重承诺:“我一定会回来。”
![]()
47
随后,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主攻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CMOS工艺毫米波芯片研究。
48
接下来两年里,失败几乎成了每日必经流程,他常常工作至凌晨两点才离开实验室。
49
直到2009年初,第四版设计方案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芯片成功运行。
50
相关研究成果不仅被国际固态电路大会收录,更荣获全球唯一的Jack Kilby杰出学生论文奖。
![]()
51
博士期间,他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总引用次数逾千次,手握多项核心专利。
52
毕业之际,面对硅谷企业开出的百万年薪与绿卡承诺,他牢记儿时诺言,婉拒所有邀请,毅然踏上回国航班。
![]()
53
创业破局芯片领跑
54
2013年,陈嘉澍如期回到中国。
55
次年,他在上海张江租下一处2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创办加特兰微电子,正式开启国产芯片创业征程。
56
初创阶段异常艰难,融资困难,资金紧张到连办公室租金都难以按时支付。
57
更大的挑战来自设备短缺——当时国内尚无成熟的芯片测试平台,只能依赖进口设备。
![]()
58
然而国外供应商要么拒绝出售,要么报价极高,远超公司承受能力。
59
车规级芯片必须能在零下40℃至125℃极端温度下稳定运行。
60
为了验证性能,团队只能土法上马:把芯片放进家用冰箱冷冻至低温,取出后立即测试;再放入烤箱加热至高温,再次检测。
![]()
61
就这样依靠简陋手段,一点一点完成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验证。
62
那段日子,不少成员选择离开,但陈嘉澍始终坚守初心。
63
他深知,毫米波雷达芯片长期被欧美日企业垄断,国内几乎一片空白。
64
唯有在CMOS工艺上实现突破,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
65
2017年,加特兰迎来历史性时刻:成功量产中国第一颗自主设计的CMOS毫米波雷达芯片。
66
这也是全球首款车规级77/79GHz单芯片解决方案,问世后直接使雷达模组成本下降80%以上。
67
起初,国内车企对国产芯片持怀疑态度,担心稳定性不足,不敢贸然采用。
68
陈嘉澍主动提议开展实测对比,结果令所有人震惊。
![]()
69
加特兰芯片在探测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表现优异,丝毫不逊于进口产品,而价格优势极为明显。
70
2017年下半年,公司获得首个试产订单;2018年,芯片正式搭载上路。
71
2019年,团队再度推出全球首款集成基带加速器的SoC芯片,将雷达开发周期从一年缩短至三个月,整体成本再降低三成。
![]()
72
2025年,“天枢”芯片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陈嘉澍带领团队登顶全球UWB技术之巅。
73
加特兰的业务版图也从智能汽车拓展至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多个前沿领域,助力中国在全球车规通信标准制定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
74
从宁波乡间那个痴迷拆装电器的孩童,成长为今天引领中国芯片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
75
陈嘉澍靠的是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更是一份从未褪色的家国情怀。
76
2025年UWB芯片的成功发布,意味着中国芯片产业实现了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77
而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2028年前占据全球市场10%的份额。
![]()
78
结语
79
陈嘉澍的奋斗之路,为中国芯片点亮了一盏明灯,也向世界证明:最顶尖的技术突破,往往源自最纯粹的热爱与责任担当。
80
参考文献:1.加特兰微电子科技:《加特兰CEO陈嘉澍博士荣获2024年“IC设计业年度企业家提名“称号》2024-12-162.中国汽车报网:《专访|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创新驱动突围加特兰撬动智能汽车发展“芯”引擎》2025-05-193.中国汽车报网:《载誉而归,加特兰创始人陈嘉澍博士亮相ICCAD-Expo2024》2024-12-134.中国汽车报网:《专访|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以创新、质量与安全打造“中国芯”的金字招牌》2025-06-13
![]()
81
![]()
82
![]()
83
![]()
8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