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10月的清风店,刚被押解着见到聂帅的罗历戎,还带着中将军长的残存威仪,却不得不面对一个荒诞现实:几天前还是胡宗南倚重的华北屏障,如今成了昔日黄埔教官麾下的战俘。这位从淞沪战场到西北防线一路拼杀的将领,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严谨治军、谨慎行事,为何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而这一切的伏笔,早在他追随胡宗南闯荡西北时,就已悄然埋下。
![]()
经略西北
胡宗南作为黄埔一期的“天子门生”,靠着蒋介石的信任和“黄、浙、陆、一”的用人标准,在西北迅速崛起,拥兵45万成为“西北王”。
而罗历戎从黄埔二期毕业,作战勇猛且从不拉帮结派,这恰好契合胡宗南对嫡系的要求。
在1937年淞沪会战,罗历戎任第七十八师副师长,在刘行、杨行一线与日军血战,部队伤亡近半仍死守阵地,这份悍勇让胡宗南刮目相看。
![]()
1939年,胡宗南将罗历戎调回陕西,升任第一军副军长,这也意味着他成为了胡宗南的铁杆心腹,胡让他参与封锁陕甘宁边区,成为自己反共布局的重要棋子。
这两人一个野心勃勃想继承蒋介石衣钵,一个踏实肯干只求军旅立足,这种互补让罗历戎在西北官场顺风顺水,短短三年就从副军长升任第三十六军军长,1945年又转任王牌第三军军长,成为胡宗南体系中炙手可热的将领。
![]()
明珠暗投
抗战胜利后,罗历戎奉命率第三军进驻石家庄,接受日军投降并构筑防线。
此时的罗历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已经逐步从胡宗南的“西北臂膀”变成了华北战场的“孤悬棋子”。
在当时石家庄与保定、太原的陆地联系早已被聂帅的部队切断,只能靠空运维持补给,而胡宗南深陷陕北战场自顾不暇,所谓的支援不过是口惠而实不至。
![]()
不过罗历戎作风严谨,他在石家庄加固了众多个碉堡,打造了三道防线,甚至收编伪军扩充到十个团的兵力。看起来防线固若金汤,然而罗历戎可内心的不安却与日俱增。他多次致电胡宗南请求增援,得到的只有“坚守待援”的空泛指。
反观同期的胡宗南嫡系李文、李铁军等人,要么坐镇枢纽要么手握重兵,唯有他被推向了华北对抗的最前沿,这种落差让他隐隐察觉到自己在派系博弈中的尴尬位置,自己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个弃子。
![]()
1947年秋,华北战局突变,解放军围攻保定,坐镇北平的蒋介石急令罗历戎率部北上增援。
然而这道命令却让罗历戎陷入两难:留守石家庄则违抗军令,率军北上则后方空虚。
在这反复掂量中,罗历戎性格中循规蹈矩的一面最终占了上风,他留下第三十二师守石家庄,亲率军部直属队和第七师出发,殊不知这正是解放军期待已久的战机。
![]()
晋察冀野战军放弃围攻保定,主力部队以惊人的毅力急行军,有的部队连续作战八天后仍强行军120多公里,硬生生赶在罗历戎之前抵达清风店,布下了天罗地网。而罗历戎部一路缓行,既未侦查敌情也未设防,等意识到被包围时,唐河渡口已被封锁,东、西两面的突围路线也被切断,所谓的“固若金汤”不过是自欺欺人。
迷途知返
清风店的激战只持续了两天两夜。
罗历戎曾电告保定绥靖公署请求援兵和空军支援,得到的回复却是“援军拂晓可到”的虚假承诺,让他放弃了夜间突围的最佳时机。
![]()
当解放军于21日清晨突破西南合村防线时罗历戎麾下的部队早已军心涣散,四处乱窜。这位在抗战中曾击毁七辆日军坦克的将领,此刻只能带着残部寻找突围缺口,最终在混乱中被解放军战士生擒。
此战过后,国民党第三军军部及第七师全军覆没,1.7万官兵非死即俘,而罗历戎作为解放战争中第一位被俘的国军中将军长,一度也成了功德林里的“名人”。
![]()
被俘后的罗历戎起初抵触情绪强烈,他既不忿蒋介石逼他贸然出战,也不服解放军“以弱胜强”,更不甘心自己戎马半生的结局。可当聂帅等人以黄埔师生之礼与他促膝长谈后,他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
这位从不培植个人势力、丧葬简朴的将领,终究不是冥顽不灵之辈,罗历戎交出了石家庄的布防机密,后来还撰写回忆录还原战争经过,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