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丨艺术家专访
展览
活动回顾
11月5日,由集古斋携手美术家杂志、香港书画文玩协会、紫荆杂志社、中国艺术公社、深圳市中国画学会、香港国际老子学院、龙族书院(深圳)有限公司举办的“风生腕下”——周伯林书画作品展在香港中环中商艺术大厦二楼集古斋展览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周伯林60余幅书画佳作,涵盖写意花鸟、山水清音与书法佳作全面展现其艺术造诣的朴拙浑厚,笔墨之中或简或繁,或疏或密,皆可窥见其澄明笔端见性之气,腕底生风,笔端见性。
访谈导入
随着“风生腕下”——周伯林书画作品展的开幕,我们走近作品,与艺术家进行深入对谈,去探讨每一笔笔墨的背后,他深藏数十年来对传统与创新、物象与心境的反复叩问与深刻体悟。
1
您这次的展览的主题是“风生腕下”,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这次画展的主题是由我的老师吴悦石先生题写的,它准确传达了我对绘画的理解与风格追求。“风生腕下”体现了中国写意的精神内涵——其中“风”在艺术中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能指艺术作品所展现的风采与风韵,也指向大写意绘画那种“笔笔生风”的创作状态。常言道“画气不画形”,若在写意中找不到感觉,往往就是因为缺少这种笔端带风的气势,难以传递出作品的气韵。同时,集古斋为我出版的画册,选用了香港施子清老先生所题的“澄怀味象”四字,这也反映了我作为画家对自然的体悟。“澄怀”意味着内心的修养,是面对自然与世界时应有的清澈心境;而“味象”则强调对万物形态的品味与琢磨。这是一个画家观察世界、感知物象的重要过程,唯有经过这样的体悟,才能转化为画面中的意象。
2
您能具体谈谈这次展览展出的一些作品吗?
这次展览我精选了六十件作品,涵盖书法和绘画,以大写意风格为主。我的创作理念强调“以书入画”,因此对书法和笔墨功夫比较看重,我曾投入大量时间研习书法,尤其偏重行草,它和大写意之间,无论在笔法还是意境上,都有天然的契合。我认为,如果书法基础不扎实,绘画中的线条质量就很难上去。仅仅浅尝辄止地练字,并不能真正实现“以书入画”,必须深入理解笔法的流变、历代书风的美学发展,绘画时才能做到细腻而有想象力的表达。写意画本身是个颇具挑战的领域——如何从具象物象过渡到意象表达,再到心境的自由呈现,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很多人在“形”与“意”之间找不到转换的通道,容易被物象束缚,即便画得超越现实,意象的表达和笔墨结构仍显得生硬。在我看来,从物象到意象,关键还在于心境的自然流露。如果技法上放不开,心有挂碍,画面的境界也就无从打开。
3
您能分享一下在香港举办首次个展的感想?
我对香港感情浓厚,并且在香港工作多年,在艺术交流上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同样因为香港有很多好朋友,在日常交流当中他们给我的帮助和启发都非常多,所以这次展览在香港举办,也是我对香港朋友的一种感谢。当然,我也有另一层考虑。目前大写意绘画在全国范围内有所缺失,发展路径出现了一些偏离,而它其实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香港作为一个中西交汇、新兴事物频出的地方,在传统艺术的传承方面,内地或许积累得更深厚一些。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香港的艺术同行和观众也能够了解到内地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呈现。
4
香港的艺术氛围对你的创作有哪些影响?
它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首先,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级的艺术交易中心,在拍卖和展览机制上都比内地更为成熟,可以说是一个面向全球的舞台。特别是在每年的拍卖旺季和香港艺术季,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不同风格与流派汇聚于此,这种开放而多元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创作视野。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市场的变化,我们也能够从中参考、选择画家未来发展的方向——该往哪里深入探索,作品怎样才能既具有传世价值,又能体现时代与传统的关系。这些都为我的艺术道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考。
5
这次展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您希望通过
这次展览传达怎样的艺术理念?
这次展览对我而言有两层比较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实现了我退休后真正成为一名画家的愿望——从学画那天起,我就一直怀着成为画家的梦想。这两年我持续投入创作,对传统绘画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这个展览也标志着我艺术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它开启了我未来在新方向上的探索。这次在香港展出,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写意绘画与抽象艺术之间的边界其实很微妙。中国画中的意象,本身就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越是写意,抽象成分就越强,也越能传达画家的主观心性。某种程度上,中国写意与西方抽象非常接近——往前多走一步,可能就进入了抽象,但中国画的妙处,恰恰在于并未完全舍弃物象,同时又蕴含大量抽象元素。当然,打破传统不难,难的是在打破之后建立起有深度、有思想的艺术语言。如果没有扎实的传统修养与美学认知作为支撑,所谓的创新就容易沦为空中楼阁。对我而言,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再向前迈一步,逐渐形成个人的风格,是现阶段正在思考并尝试突破的课题。
艺术家
个人介绍
![]()
周伯林
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中国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香港环球文博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龙岗区美协副主席、龙岗区书协副主席、深圳政协书画院特聘家荣宝斋画院导师。
1963年生,毕业于山东莱阳师范美术专业及福建师范大学本科,多年从事美术敎育、展览策划及艺术品鉴藏工作。并孜孜于对书法及文人画的探索与创作。师从陈玉圃、吴悦石先生,2013 年入职荣宝斋,2015年出任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组织策划多项粤港澳及岸四地名家书画交流展。2016年,在香港创办“荣宝学堂”开设书法和中国画教学,影响深远。
![]()
![]()
蘭草游鱼
纸本水墨
68x34cm
2022
![]()
平安富贵
纸本水墨
68x34cm
2023
![]()
公园所见
纸本水墨
27x27cm
2025
![]()
占尽风情
纸本设色
138x35cm
2024
![]()
案头之乐
纸本设色
45x33cm
2025
![]()
花卉写生
纸本设色
45cmx33cm
2025
![]()
红牡丹
纸本设色
69cmx46cm
2025
![]()
红梅
纸本设色
34 X 34 cm
![]()
深圳公园所见
纸本水墨
34cmx34cm
2025
![]()
红梅
纸本设色
34 X 34 cm
2025
![]()
非叶非花
纸本设色
34 X 34 cm
![]()
东风吹着便成春
纸本设色
70 X 34 cm
2024
![]()
占百花魁
纸本设色
39X 35 cm
2024
![]()
牡丹寿石
纸本设色
69X 46 cm
2024
![]()
牡丹山石
纸本水墨
69 X 46 cm
2024
![]()
墨梅
纸本水墨
34 X 23 cm
2024
![]()
蘭竹
纸本水墨
34 X 23 cm
2024
![]()
草书斗方
人生易老天难老
纸本水墨
69cmx69cm
2024
![]()
红梅双雀
纸本设色
78cmx24cm
2025
![]()
行书对联
奇石仙云
138cmx34cm
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