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这两个字,从来都不是陌生词。它像悬在头顶的一把剑,很多人一听就变了脸色。确实,癌症的症状太不确定了,早期往往没什么特别表现,等察觉到不对劲,可能已经是进展期。
![]()
比如胰腺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腹背部胀痛、黄疸出现,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又如结直肠癌,前期可能只是偶尔腹泻或大便形状改变,被误以为是肠胃不适,一拖就是几年。
但奇怪的是,总有一些人,哪怕活到八九十岁,从来没被癌症“光顾”过。这并不是运气问题。
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这些长寿老人身上,往往存在一些显著降低癌症风险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征。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侥幸逃过”,而是身体真的“不欢迎”癌细胞。
![]()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我们来拆解一下。
从免疫系统说起。癌细胞不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它本质上是身体细胞的“叛变”,偷偷改变了自己,开始无限制地增殖。
但在早期,这些“叛徒”通常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问题在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会自然下降,这就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
但有些老人,免疫系统的衰退特别慢。2022年发表在《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的一项研究对比了200名90岁以上无癌老人和正常老年人群的免疫指标,发现前者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平均高出30%以上。
![]()
这类细胞就是“癌细胞猎手”,能直接杀死异常细胞。研究还发现,这些老人普遍炎症水平较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优于同龄人,说明他们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较轻,从而降低了诱发癌变的环境。
这跟他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他们很少熬夜。不是偶尔晚睡,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晚上10点前入睡。
长期规律作息可以稳定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不仅帮助睡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有研究指出,夜间褪黑素水平偏低者,其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
还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忽视:这些人基本不吃加工肉类。香肠、培根、火腿这些食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
加工肉含有亚硝酸盐和多种高温反应产物,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而这些长寿老人,多数以天然食材为主,吃得简单而纯粹。甚至有些人几十年来早餐只吃玉米粥和煮鸡蛋,几乎不碰腌制品。
![]()
除了饮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他们保持稳定的体重。这不意味着瘦,而是身体状态稳定、不大起大落。
中国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在22~24之间、脂肪肝风险低的人群中,癌症发病率显著下降。
脂肪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激素工厂”,它会分泌多种促炎因子,加重胰岛素抵抗,诱发各种代谢紊乱,为癌细胞生长提供土壤。
![]()
而这些“不生癌”的人,其实很少吃高油高糖食物。他们很少喝饮料,渴了就喝白水,零食选择也偏原味坚果、粗杂粮。
更关键的是,他们用身体在“清扫垃圾”——长期保持轻度运动。哪怕只是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也能显著改善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停留时间,有助于减少致癌物与肠壁的接触时间。
再说一个可能让人意外的特点:他们的肠道菌群非常稳定。2023年《中华微生态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90岁以上无癌老人的肠道中益生菌种类更丰富,尤其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比例更高。
![]()
这些菌群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分解致癌物,增强肠道免疫屏障。换句话说,他们的肠道,就像一道高效的“防火墙”,帮身体挡下了许多潜在的致癌因子。
这些人里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好,情绪稳定。虽然这听起来像“鸡汤”,但医学上早已有证据支持。
长期慢性应激状态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致癌环境。
而那些“想得开”的老人,反而能维持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状态,提升机体自我修复力。
![]()
说到底,癌症并不是一种“外来疾病”,它是身体内部环境失衡的结果。那些终身不得癌的人,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在生活的细节里,悄悄做对了一些关键的事情。
他们不追求极端健康,但从不纵容坏习惯长期存在。他们不靠保健品,而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规律,帮身体建立一道“防癌屏障”。
也不是说照着他们的习惯做,就一定不生癌。遗传、环境、运气确实都有影响。但如果我们能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一些共性,或许就能更有方向感地去做那些真正有用的事。
![]()
不要小看早睡的力量,它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远比你想象的深远;不要忽视每天的轻度运动,它比“周末爆汗式锻炼”更可持续也更有效;也不要再拿工作忙当借口去吃外卖,长期高盐高油饮食是胃癌的高风险因素。
最难的,其实不是知道了这些,而是坚持去做。那些终身不得癌的人,从来不是靠一两次的“养生冲动”,而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自律”。他们的身体像一间不曾积灰的房子,通风、整洁、规律,癌细胞自然就没机会住进来。
我们没法选择基因,但可以选择生活方式。我们无法预测命运,但可以为身体争取更多主动。防癌,不是惊天动地的改变,而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最终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参考文献: [1]方蓉,刘强,张明,等.超高龄老人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10):785-789. [2]李娜,王雪,周宏.肠道菌群多样性与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微生态学杂志,2023,35(3):215-220. [3]陈洁,赵颖,李志华.作息规律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44-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