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赋能教师专业成长,11月13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培训暨杏花岭学区学校发展共同体语文学科大教研活动在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启幕。“优质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更是教学提质的引擎。”带着对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共同追求,杏花岭学区学校发展共同体五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及各校相关领导齐聚会场,满怀期待地迎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崔云宏。崔老师将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示范课+单元整体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为现场同仁破解单元教学的实践密码。一场“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教研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
示范课解锁教学新路径
![]()
崔云宏老师的《搭船的鸟》课堂,使得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精准落地。课堂紧扣单元“留心观察、写下发现”的语文要素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文主题,以“任务驱动”贯穿始终。
![]()
![]()
初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梳理雨、船夫、翠鸟等观察对象,把握文本整体脉络;细读探究环节,通过表格梳理、关键词句赏析、小组合作展示,让学生聚焦翠鸟“翠绿羽毛、红色长嘴”的外形细节与“冲、衔、吞”的捕鱼动作,并能说清楚是从哪里看出作者的观察细致的,从而提炼出“看、听、想、问”的多元观察方法;迁移运用环节,鼓励学生用上几个连续的动词写一段话,强化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课后延伸“生活观察记录”,实现从文本学习到生活实践的衔接,完美呼应了单元“学用结合”的教学目标。
![]()
![]()
![]()
![]()
![]()
![]()
![]()
![]()
![]()
![]()
![]()
整堂课没有孤立讲解文本,而是始终立足单元视角,将《搭船的鸟》作为“观察方法范例”,既落实了单篇的字词句教学,又为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铺垫了方法基础,生动诠释了“单篇为单元服务,单元为素养赋能”的教学逻辑。
专题讲座点亮教学新思路
![]()
如果说示范课是“看得见的实践”,那专题讲座就是“摸得着的方法”。示范课后,崔老师作了题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思考》的专题讲座。崔老师以示范课为切入点,系统拆解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要义。
单元是教学的基本整体
崔老师强调单元并非是课文的简单叠加,而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有机整体。单元内各部分需形成关联合力,《搭船的鸟》作为单元观察方法的引领文,其教学目标设定紧扣“学习观察”这一核心语文要素,教学活动设计也围绕观察方法的渗透展开,完美规避了单篇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
![]()
![]()
![]()
![]()
![]()
![]()
单篇与单元需精准联动
确立单篇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单元视角,既要明晰单篇在单元中的定位,也要挖掘其独有教学价值。《搭船的鸟》在单元中承担着观察方法“示范者”的角色,课堂上对翠鸟捕鱼“冲、飞、衔、站、吞”等动作的细致剖析,正是为了落实单元“学习细致观察”的核心要求,这与讲座中“重温革命岁月”单元通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层层渗透革命精神的思路一脉相承,都是单篇服务单元整体的典型实践。
![]()
![]()
![]()
![]()
![]()
学用结合是素养落地关键
崔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从精读到略读、从阅读到表达、从梳理到实践”的三重结合,而《搭船的鸟》课堂上的连动句仿写、小组交流等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正如讲座中“舐犊之情”单元通过品味《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的细节,关联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设计,《搭船的鸟》的实践活动也让“观察”这一语文要素从“知道”层面,通过多样化实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避免了要素教学的概念化、标签化。
![]()
![]()
![]()
![]()
![]()
![]()
![]()
生活联结是教学的归宿
崔老师还反复强调要密切课程与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联系,《搭船的鸟》课后设计的“生活观察记录”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人物或场景,如同讲座中建议将《延安,我把你追寻》设计为诗朗诵、讲解员任务般,让语文学习走出课本、走进生活,真正服务于生活中的真实表达,实现了知识应用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
![]()
![]()
从示范课到专题讲座,崔老师以“实践+理论”的形式,为教师们带来了最实用的教学指引:单元整体教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能通过单篇课堂落地生根的教学理念;单篇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需紧扣单元要素,让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明确的素养指向;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拥有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实现“从文本到生活,从学习到成长”的跨越。
整个活动,与会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不时记录下关键要点,努力将讲座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会后,教师们纷纷交流:通过学习,明白了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在积极的实践中学会、在真实的运用中彰显品质”,因此教学必须坚守“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核心逻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以“素养型目标”为引领,搭建“结构性课程”框架,依托“主题统领、要素驱动”的核心路径,让教学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通过结构性任务赋能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一体化的学科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搭配“嵌入式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全程跟进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教育之路,研无止境。此次研讨活动不仅让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上获得了提升,更凝聚了“以生为本、以研促教”的育人共识。未来,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将持续以课堂为基、以教研为翼,助力教师深耕专业,共赴教育新程!
(责编 郗艳 编辑 曹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