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云南楚雄部署“避免规模性返乡滞乡”,明确方向:不是拦人回乡,而是用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守住3000万脱贫人口就业与收入底线
这两天我在车站听到一句话,心里咯噔一下:“城里都熬不住了,回村还得看运气”
![]()
说白了,这不是谁“玻璃心”,是很多人在现实夹缝里打转
沿海产业一调结构,流水线上少了熟练工位,缺技能的工友返乡,马上就碰到“回去干啥”的问题,焦虑是真切的,但不等于没路
有经济学家指出,城市岗位阶段性饱和,农民工群体老龄化加速,50岁以上比例超过三成,竞争力弱,这些叠加疫后产业升级的节奏,形成了返乡的“提前潮”
今年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到两年高点5.3%,不少人提前动身
更扎心的是,村里年轻人这些年外出多,产业空心化留下的烂尾地、旧房子,确实不容易立刻变就业岗位
担心不是毫无依据,但也别被“悲观话术”带跑
政策的关键词其实很朴素:稳住,不让人一下子陷进失业和返贫的坑
农业农村部会议公开的信息讲得直白,连续四年,脱贫人口务工在3000万人以上,这是要守住的体量
从2021年起,国家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做了过渡衔接,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从1565亿元提升到2025年的1770亿元,钱往哪去?
往岗位、培训、车间、创业贴息这些能直接托住人的地方去
换句话说,返乡不是“禁止”,而是“有序”
官方强调要开发和规范管理乡村公益性岗位,支持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把实打实的技能培训做成订单式
这不是一句口号,很多细节已经落地
比如,多地推广的订单培训涵盖了无人机驾驶、农机维护、电商运营、家政护理等80多个门类,培训结束不是撒手不管,是按企业用人需求接人进岗
听起来“技术活”不少,但别被名词吓着,真去学,多半能上手
我比较留意那些可以“今天报名、明天能干”的渠道
四川达州已经建成56个零工服务平台,帮了1.3万多名农民工灵活就业,其中有困难群体1783人,这就是把零散需求和零工供给接上
零工不是长久之计吗?
确实不一定,但在过渡期,能立刻见到钱,能保社会面稳定,意义很现实
![]()
另外,湖南的就业帮扶车间如今超过6000家,计划到明年底扩到7000家,很多是农产品分拣、简单加工、包装上架这种“低门槛、稳出勤”的岗位,适合返乡人群先站稳
创业这条路也在“降坡”
返乡农民工创业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低息贷款,带动3人以上就业还能领1到3万元补贴,这些都是明明白白的工具
有人问,真能成吗?
有业内人士提到,网传“返乡创业必亏”常常是个体案例的放大,忽略了场地减免、税费优惠和电商、冷链支持这些政策组合
当然,创业不是一腔热血,得算账、算时间、算市场,政策能帮你把初期现金流和风险压一压,剩下的执行力得自己扛
济南把“家门口就业”做成了系统工程,返乡创业带动邻里就近上岗,稳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片区的活力
这背后是城乡融合的逻辑:让城市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往乡村延伸,把岗位搬到村口
很多地方在做“乡村工匠培育工程”,不止是木匠、瓦匠的传统技艺,还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农村建设管理、乡村文旅运营,这些岗位,不出县城就能干得长
这次“避免规模性返乡滞乡”的部署,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返乡潮不一样
当年重在短期安置、返岗输送,如今是产业转型背景下的主动应对,侧重技能培育、创业全周期扶持,形成长期机制
疫情期间的返乡也更像“临时刹车”,2025年的政策更关注结构性问题,强调发展本土产业来吸纳劳动力,这就是“内外联动”的就业保障网
时间线拼起来更清楚
从2021年设立衔接过渡期,到今年楚雄会议再明确专项行动,政策一直在强调两件事:稳就业、提技能
这两天,很多地市农业农村部门转发了解读,把培训名额、贷款办理、岗位清单写得很具体
业内人士说,未来24到72小时,云南楚雄可能公布“乡村工匠”第一批培训计划,湖南也会给出新增岗位清单,地方层面的“怎么做”正在加速落地
争议不可避免
有人在网络上讲,“城里混不下去,农村也回不去了”,听起来一锤定音,但它忽略了政策的托底与新产业的空间
![]()
多位知情者反映,返乡要选好赛道,农业的精细化、农产品的深加工、农村电商和社区服务,都是增长点
也有人说“返乡创业必亏”,这同样需要具体分析,亏在哪一环?
是供应链没接上,还是客源没找到?
看法不能代替核算,更不能忽略政策给的成本优势
我的几个体感也给你参考
第一
乡村不是退路,是另一条赛道,节奏不同、周期不同,但不等于低配
第二,返乡不只看机会,还要看你能否把城市那套经验搬回去,比如品质意识、交付准时、客户服务,这些在村里同样稀缺
第三,别把培训当“走过场”,订单式培训的核心是接单能力,谁更接近终端需求,谁更快有收入
更扎心的是,很多人卡在第一步:不去问、不去试,机会就飘过去了
如果你正考虑返乡,先问三个问题:我能做什么、谁会为此付钱、政策能帮我降低哪段成本
把这三件事捋清,再看当地的岗位清单和贷款细则,跑几趟人社和农业农村部门的窗口,别怕麻烦,信息差就是收入差
你会发现,公益性岗位适合稳住基本盘,车间和零工平台适合过渡,培训和贷款是杠杆,创业是选项,而不是必答题
换句话说,路径不止一条,关键是匹配
舆情上,这项政策能缓解“返乡无业”的集体焦虑,商业上会拉动农产品加工和乡村电商,社会层面稳定劳动力、减少纠纷,政策层面促进各地完善培训与贴息的保障体系
影响看得见,但效果取决于落地速度和执行细度
别忘了,制度设计只是框架,真正的变化来自一个个岗位、一场场培训、一次次贷款落袋
不是城里撑不住、农村就回不去,而是有人需要被接住,有人要主动迈步
接下来几天,等楚雄的工匠计划、湖南的新增岗位清单出来,多地的线上政策解读会上线,有问题就去问,别让信息差决定你的选择
乡村的空间在打开,关键是你要不要进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