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淮南网)
转自:淮南网
![]()
(记者 李严 摄影报道)“您好,请问去哪里?……好的,请按规定停放!”11月11日清晨,在田家庵区洞山街道山水居小区北门,褚雯雯如往常一样,细致地登记着进入小区的临时车辆。笔尖起落间,她神情专注,眉宇间满是藏不住的踏实,眼底漾着笃定的自信。
早上8时,陆续送完两个孩子上学、入托后,褚雯雯骑着电动车,五分钟便到达离家不远的山水居物业,开启一天的工作。这份离家近、时间上又能与家庭需求相匹配的岗位,让她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每月还能有2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在这里上班挺好,主要与小区居民打交道,按时下班,还能顺路买个菜,生活充实也开心。”褚雯雯笑着说道。日常工作中,她不仅是门岗登记员,也负责小区环境巡查。当天在19号楼前,她发现一处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后,立即拍照上报;在17号楼装修现场,她提醒工人注意施工时间,避免扰民。细致的工作,让她成为小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宝妈群体来说,工作不仅关乎经济收入,更关系到个人价值的体现与家庭责任的平衡。传统岗位常使她们在职业与育儿间难以平衡,各级政府与企业积极探索灵活就业新模式。“家门口就业”以其时间弹性、管理灵活、能兼顾家庭、劳动强度适中等特点,正成为帮助宝妈实现“带娃挣钱两不误”的重要方式。
在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主动摸排、搭建平台、对接资源,依托人社部门大数据匹配岗位,精准推送物业、家政等本地用工信息,成功帮助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在这工作既有保障,又能照顾家里,心里踏实。”褚雯雯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也有效缓解了用工难题,实现了企业用工与居民就业的“双赢”。
中午下班,褚雯雯匆匆赶回家做饭。如今,她步行10分钟即可往返工作岗位,工资按月到账,照顾孩子、补贴家用两不误,小日子过得安稳又温暖。
现如今,“家门口就业”模式正不断拓展完善,为推进共同富裕注入更多基层温度与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