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推进,澧县澧西街道一套以“粉碎还田+深翻耕”为基础,以“高标准开沟”为核心的油菜种植模式,正在为秋种画卷添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
“绿色循环”打基础,沃土深耕蓄动能
今秋以来,澧西街道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通过大型机械将田间秸秆彻底粉碎并深翻还田。这一举措,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了焚烧隐患,守护了“蓝天白云”,更将秸秆转化为天然的有机肥料,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耕层结构,为后续作物生长奠定了肥沃的“温床”。深翻耕如同为大地“舒筋活络”,打破了犁底层,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和透气能力,使土地重新焕发出活力。
“开沟作畦”点睛笔,精耕细作保丰收
如果说粉碎还田和深翻耕是为油菜种植准备好了“营养餐”,那么紧随其后的“开沟作畦”环节,则是确保油菜幼苗健康成长、抵御灾害的“生命线”。在澧西街道的示范基地里,数台开沟机正井然有序地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条条笔直、深浅宽窄一致的厢沟在田间迅速成型,形成了沟沟相通、排水顺畅的完善网络体系。
开沟质量是油菜高产栽培的关键所在,我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全体下沉,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与督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秋季雨水较多,良好的沟系能迅速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油菜幼苗因渍害烂根,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同时,规整的畦面利于冬季保温防冻,并为后期的田间管理、施肥、收割提供了极大便利。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实则凝聚着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智慧,是夺取油菜高产稳产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
“油菜经济”绘蓝图,乡村振兴添“油”力
从秸秆的“生态归宿”到油菜的“金色未来”,这条绿色循环农业链条正展现出巨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预计今冬明春,这片经过科学打理的土地将披上绿装,而后绽放出连绵的金色花海,不仅扮靓了乡村,更可通过菜籽油产出,为当地农民开拓出“一田多收”的增收新渠道。
这一“秸秆综合利用+精耕开沟种油菜”的模式,是澧西街道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它标志着传统农业正向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提升的现代化农业坚实迈进,为希望的田野播下了又一个丰收的“金色希望”。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王宇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