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成都锦里与崇州之缘
作者:张伯龄
作者简介:张伯龄曾是《崇州县志》主编,获得过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地方志学者和地方志专家。本文为张伯龄所写。
在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应邀来崇州对成都唐人街进行打造提升的进程中,我有幸结识了以该会会长即原武侯祠博物馆馆长、成都“锦里”创始人张丽君女士为首的打造专班诸同志,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多所往来,故对锦里的创建始末及其广泛影响有较多的了解,尤其深感锦里与崇州似乎有一种天赐的缘分。
锦里之美 名扬全球
锦里于2004年10月31日建成开街,不久就先后被评获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示范基地等称号。至今20余年,以西蜀第一街、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等美誉,名扬五洲四海。
![]()
图据:锦里古街
早在2016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旅游频道评选出世界10条最美街道,锦里名列榜首。
2019年此频道又盘点全球21个独具特色的美丽街道,成都锦里又是中国唯一上榜的街区,而且被置于推荐之首位。
2021年8月,英国《独立报》(ThelndePendent) 网站发布了一份“全球七大令人惊叹的街道”榜单,成都锦里又是中国唯一的街道上榜。
2024年5月,世界闻名杂志《建筑文摘》发布《世界最美的71条街道》榜单,中国两大城市街道上榜,成都锦里位列第11位。云南丽江位列第29位。
笔者详列上述榜单,意在说明援手协助打造提升唐人街的班子,是打造成都锦里的高手,崇州人不可等闲视之!
锦里之名 根在崇州
锦里之取名为“锦里”,其“锦”字源自成都历史上因织造锦缎而设锦官,故称“锦城”或“锦官城”,无须笔者赘言。这里单就“锦里”一词与崇州“沾亲带故”而作一番考索。
![]()
华阳国志馆
一是崇州先贤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述成都锦江时有载:“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这是把此街区命名追溯至常璩的记载。
二是杜甫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中追忆他和蜀州刺史高适交往时有言:“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此诗至今木刻陈列在崇州唐安东路的尚友阁(纪念杜甫与高适友谊之阁楼)内。这是“锦里”之名根在蜀州的又一明证。
锦里之母 功垂崇州
锦里的创始人、当年的武侯祠博物馆馆长张丽君女士对锦里之爱如亲生之女儿,因此她曾被媒体誉为“锦里之母”。这比喻完全符合实际,毫不夸张。
![]()
凭着她当年创建锦里取得的丰富经验,应成都圣沅房地产开发公司之邀,率领一班人来崇州,打造提升位于崇州唐安东路的成都唐人街,经过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终使其中的唐风蜀韵版块实现了街区变景区的转化,率先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锦里之花在崇州结出了鲜艳之果。张丽君女士在退休之年又余热生辉,被授以成都唐人街唐风蜀韵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之职 。
![]()
这第一战役获得全胜,为整个唐人街提升成中国西南地区集中展示大唐盛世的历史文化中心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也必将大幅提升古蜀州(今崇州)在全川、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