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有色金属板块波动加剧,铜价从高位持续回落,不少投资者都在问:这波下跌是短期调整还是趋势反转?11月下半月空头行情能持续吗?“短空长多”的逻辑该怎么把握?周一入场该关注哪些信号?咱们从数据到逻辑层层拆解,给大家实打实的参考。
先看近期铜价的市场表现,11月上半月沪铜主力合约从69800元/吨的高位震荡下跌,截至11月15日收盘报67100元/吨,半个月跌幅达3.9%,累计成交额突破880亿元,较10月下半月增长24%,放量下跌的态势说明短期抛压明显。现货市场同样承压,长江有色1#铜现货报价从70200元/吨跌至67300元/吨,跌幅4.1%,贸易商降价去库存的意愿强烈。
![]()
铜价下跌的核心推手是现货市场的供需失衡。下游消费端对当前价格明显抵触,家电、电力、新能源等主要用铜行业采购意愿低迷。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国内家电行业铜材采购量同比下降13%,电力工程用铜需求环比减少9%,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铜增速从10月的19%回落至12%,终端需求疲软直接导致现货市场“买涨不买跌”。
库存持续增长进一步放大了下跌压力。截至11月15日,国内铜锭社会库存达18.7万吨,较11月初增加3.1万吨,增幅20.1%,创下近4个月新高。上海、广东、江苏等核心消费地区库存增幅均超22%,库存积压让贸易商不得不下调报价,而低价又进一步抑制了下游采购意愿,形成恶性循环。
想要读懂铜价走势,必须搞懂它的两大核心属性——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先看金融属性,铜作为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走势和美元指数、全球流动性密切相关。11月以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释放“短期不降息”信号,美元指数从105.1反弹至107.3,涨幅2.1%。以美元计价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同期下跌3.2%,直接带动沪铜同步调整。
再看商品属性,这是决定铜价中长期走势的关键。铜被称为“工业金属之王”,需求覆盖家电、电力、新能源、建筑等多个领域,需求变化直接反映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占全球需求的55%),虽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但终端需求复苏仍需时间,短期供需错配导致铜价承压。
但要明确一点,这波下跌是短期调整而非长期趋势反转,铜价“短空长多”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从长期来看,铜价突破前期新高具备坚实支撑,首先是供给端约束明显。全球主要铜矿山产能进入平稳期,2025年全球铜产量预计增长3.3%,而需求增速预计达4.8%,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这是长期上涨的核心逻辑。
其次是新能源行业带来的增量需求。随着全球碳中和推进,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爆发。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新能源领域用铜量预计达1250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37%,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仅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用铜量就将突破32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3%,成为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
政策面支持也为长期上涨保驾护航。2025年以来,国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电力电网、特高压、数据中心等项目密集落地,这些项目每亿元投资对应的铜消耗量达85吨左右。2025年三季度国内电网投资同比增长16%,带动电力用铜需求增长13%,后续项目持续落地将进一步强化需求支撑。
回到A股市场,有色金属板块和铜价联动紧密。11月上半月,有色金属板块指数下跌3.1%,其中铜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平均跌幅达4.2%,远超沪深300指数1.3%的跌幅,板块呈现“跟跌不跟涨”特征。从量能来看,板块全周成交额310亿元左右,较10月下半月缩量20%,说明资金处于观望状态,未出现大规模出逃。
板块内部分化显著,上游铜矿企业受铜价下跌冲击较大,股价跌幅普遍在4.5%以上;而下游铜加工企业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跌,成本压力缓解,部分企业股价逆势上涨2%-4%。这种分化恰好反映了当前铜价下跌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而非全面利空。
外围市场的联动影响也不能忽视。11月上半月LME铜价下跌3.2%,但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减少1.5万吨,至7.6万吨,处于历史低位。虽然短期美元走强压制铜价,但全球流动性宽松大趋势未改,后续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后,美元指数有望回落,铜价的金融属性压制将逐步解除。
那么11月下半月铜价会怎么走?A股有色金属板块该怎么布局?综合来看,短期供需失衡和美元走强的影响仍将持续,铜价大概率延续震荡下跌走势,沪铜主力合约可能下探66000元/吨关键支撑位。但下跌空间有限,一旦跌破66000元/吨,估值性价比将显现,抄底资金有望入场。
A股有色金属板块11月下半月大概率“先抑后扬”。短期受铜价下跌影响可能继续调整,但调整幅度有限,30日均线附近将形成较强支撑。中长期来看,随着铜价企稳回升,板块有望估值修复,当前板块平均市盈率17.8倍,低于历史均值22.5倍,具备一定安全边际。
具体布局思路上,短期可关注两类机会:一是下游铜加工企业,原材料价格下跌将带动毛利率提升,业绩弹性较大;二是具备资源优势的铜矿企业,当前估值处于低位,铜价企稳后估值修复空间明显。中长期则聚焦新能源相关铜加工企业,尤其是为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提供铜材的企业,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
有两个关键信号需要重点关注。对于铜价,66000元/吨是沪铜主力合约的关键支撑位,若跌破且无法快速收回,可能进一步下探65000元/吨;若在66000元/吨附近企稳且成交量放大,说明底部资金进场,短期有望反弹。对于A股板块,30日均线是关键支撑,若跌破且缩量,调整可能延续;若放量站稳30日均线,反弹行情有望启动。
风险提示也不能忽视。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铜需求增速下滑;美元指数超预期走强将持续压制铜价;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基建、新能源等领域用铜需求。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短空逻辑延续,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建议等待铜价企稳信号出现后分批布局,优先选择业绩稳定、估值较低的行业龙头,避免盲目追跌;对于进取型投资者,可关注铜价下跌带来的短期交易机会,但需设置止盈止损,控制仓位。同时要密切跟踪库存数据、美元指数和下游需求变化,这些是影响走势的核心变量。
还要提醒,有色金属板块属于周期性行业,波动较大,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策略,切勿盲目跟风。短期下跌是长期上涨过程中的调整,只要长期逻辑不变,投资价值就不会改变,理性看待短期波动才能把握中长期机会。
最后总结一下,11月下半月铜价短期下跌趋势明确,有色金属板块可能继续承压,但“短空长多”逻辑未改。短期关注66000元/吨铜价支撑位和板块30日均线支撑,中长期可逢低布局新能源相关铜产业链企业。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你觉得11月下半月铜价能跌破66000元/吨吗?有色金属板块你更看好上游矿山还是下游加工企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