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未来,视野无界
作为眼镜设计师与行业观察者,我深刻感受到眼镜正从辅助视力的工具转变为科技与时尚的融合载体。
2026年,眼镜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刻变革,智能技术与个性化表达将成为主导力量。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行业背景:科技重塑眼镜生态
眼镜行业正经历从功能型产品向“科技+时尚”复合载体的转型。
根据花旗银行研究报告,2026年将成为智能眼镜普及的转折点,AI功能驱动的智能眼镜产品正迈向关键商业化阶段。
智能眼镜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研究机构Omdia预测,
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激增158%,达到510万台,并将在2026年突破1000万台。
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3500万台,2025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7%。
![]()
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AI眼镜市场,预计2026年出货量达120万台,占全球份额12%。
中国市场已形成互联网巨头、智能设备厂商和新兴企业共同构建的生态体系,为AI眼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消费者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场景化。
框架眼镜消费者最关注佩戴舒适度、镜片适配度和时尚属性。
减轻鼻梁压迫感和镜腿夹耳问题是核心痛点,这要求设计师在美学与人体工学间寻求更精妙的平衡。
![]()
02 核心趋势:六大方向定义2026眼镜风潮
智能日常化:科技隐形融入生活
2026年,智能眼镜将彻底告别“极客专属”标签,转向低调集成的设计理念。
Meta与EssilorLuxottica的合作具有决定性意义,将曾经被视为极客专属的技术概念转化为主流市场接受的产品。
Ray-Ban Meta智能眼镜2025年上半年销量已增长三倍,预示着智能眼镜正迎来普及的第二波浪潮。
智能眼镜的普及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双手的瞬间”功能应用;
第二阶段:“AI驱动的体验”核心功能开发;
第三阶段:“数字叠加”刚刚开始。
Meta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预计将持续数年,为2026年的产品演进提供清晰路线图。
![]()
色彩哲学:从自然汲取灵感
2026年眼镜色彩趋势将强调与自然和情感的连接:
淡彩革命:
淡蓝色、薄荷色等柔和色系将继续成为主流。
这些低饱和度色彩在视觉上令人倍感宁静和清新,符合后疫情时代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中性进阶:
咖啡棕色系作为“万能适配者”,将从单纯色彩升华为文化符号。
其设计灵感源自咖啡文化的视觉符号体系,通过色彩心理学传递出温暖、沉稳的品牌调性。
科技银灰:
充满未来感的银色调将成为表达科技感的首选。
醒目的未来感银色正创造不可忽视的时髦感,从服饰、包包到眼镜,创造出极具科技魅力的视觉体验。
![]()
材质创新:可持续与高科技并行
材质领域将呈现双向发展:
环保材料:
生物基板材和咖啡渣再生材料将更广泛应用。 这些材料既环保又保留天然木纹肌理,与当代消费者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共鸣。
高科技合金:
钛合金、TR90高分子等材料将继续主导高端市场。 这些材料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能满足全天佩戴的舒适度需求。
组合框架:
结合塑料和金属等不同材料的框架将更受欢迎,它们能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优点。 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塑料的时尚感,又融入了钛金属的优雅印象,适合多种场合使用。
![]()
框型设计:个性化表达与脸型优化
2026年框型设计将强调个性化与脸型适配性的平衡:
几何重构:
方形、威灵顿型(圆角倒梯形)等经典框型将通过不对称设计和结构创新焕发新生。 这些框型介于圆形和方形之间,兼具两全其美,成为标准流行框架。
复古回潮:
波士顿型(圆润倒三角形)和圆形框型将持续受到青睐。 波士顿型拥有古典气息,不仅受到女性的欢迎,也受到男性的欢迎。
脸型适配:
圆脸建议使用方形镜框,长脸适合垂直宽度的框架,方脸推荐“圆而粗”的镜框,三角脸则适合“圆而薄”的镜框。 这种针对性的设计理念将使眼镜真正成为提升个人形象的配饰。
![]()
美学风格:多元文化融合共生
2026年眼镜美学将呈现多元化特点:
科技未来感:
赛博朋克的未来主义科技感将成为重要趋势。 这种风格以紫色调为主,营造神秘与深邃的氛围,传递“不设限”的态度和“多元化”的理念。
矛盾美学:
华丽极繁与简约实用将同时流行。 这一趋势反映了当代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多样需求,既能表达自我,又能适应环境。
新中式风雅: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与现代眼镜设计巧妙结合。 这一风格契合文化自信提升的背景,让眼镜成为表达文化认同的载体。
![]()
场景细化:一镜多变的生活形态
2026年眼镜场景将更加细化:
商务场景:咖啡棕眼镜搭配深灰西装,体现低调的专业气质。
休闲场景:与做旧牛仔单品组合,传递复古文艺气息。
智能场景:模块化设计借鉴“轻咖超大杯”产品逻辑,推出可替换镜腿配件的系列,适配通勤、运动等多元场景。
![]()
03 设计前瞻:未来眼镜的无限可能
我认为2026年眼镜行业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包括:
可持续设计:
与精品咖啡馆合作推出“每售出一副眼镜捐赠咖啡树苗”计划,强化品牌社会责任。
AR交互体验:
镜片内置咖啡豆溯源系统,扫描产品即可查看种植信息。 这种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巧妙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
生物传感技术:
集成心率监测功能,通过镜腿震动提醒用户咖啡因摄入量。 这种设计使眼镜从被动工具变为主动健康管理伙伴。
![]()
04 营销策略:触达新时代消费者
针对2026年眼镜市场的营销策略需紧跟消费者触点变化:
内容营销:
红书侧重科普类内容和场景化种草,通过穿搭/美妆类达人传递产品价值;抖音则依托剧情类内容实现破圈传播。
生态锁定:
当前AI眼镜厂商日益倾向于将用户锁定在自有生态系统和AI平台中。 但长远来看,真正实现平台与设备无关的AI技术,才能将AI眼镜转化为日常必备工具。
跨界联动:
寻找合作伙伴并进行联动推广是有效方法之一。 与其他时尚、眼镜相关的公众号、博主、KOL等合作,进行互相推荐、内容交叉引流,可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
结语
2026年,眼镜将不再仅仅是矫正视力的工具或时尚配饰,而是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体验的接口。
我们需要在科技、美学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点,创造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丰富感官体验的作品。
未来的眼镜设计,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开发,
而是关于生活方式的设计,
是关于如何让人们更自然、更舒适、更有风格地感知世界的探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