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两不准”划定红线,宅基地新政缘何令城市居民梦碎?
如今城里日子越过越便利,可不少人心里都揣着个“田园梦”——找个山清水秀的村子,买块宅基地盖个小院子,种点菜、养点花,退休了就远离钢筋水泥的喧嚣。可2025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的宅基地新政,把这条“下乡路”给划上了红线,尤其是“两不准”的明确要求,让不少城市居民的田园梦彻底碎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新政背后又藏着哪些考量?
1. 红线划死:2025“两不准”新政到底说了啥?
2025年的宅基地政策,最核心的就是两条不能碰的红线,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都把这规矩给压实了。早在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就明明白白写着: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禁止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还不算完,1月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通知里,更是把“空子”都堵死了,明确说不得以“特殊资格权”“村民决议”这种名义,变相给退休干部等非本村人分宅基地建房 。
到了11月11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开的“三农”政策通气会,又特意强调了这两条红线,还说要整治那些虚假宣传、无底线炒作宅基地买卖的行为。地方上也紧跟着落实,4月份浙江就转发了两部门的通知,5月份河南也出台了实施意见,都把“两不准”写进了本地政策里,等于从国家到省一级,都给城市居民下乡买宅� ��地、建房这事儿“亮了红灯” 。可能有人会说,以前不也有类似规定吗?但2025年的新政不一样,不仅在中央一号文件里明确强调,还配套了全流程的监管措施,比如宅基地审批权下放乡镇,20个工作日内要完成初审、核验等流程,还得经村集体2/3以上成员同意,想暗箱操作根本没门儿。
2. 梦碎根源:为啥城市人买宅基地就是“行不通”?
很多城市居民想不通,我有钱、农民愿意卖,为啥国家非要禁止?其实这事儿的根子,在于宅基地的“身份属性”——它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自家成员的“福利保障”。根据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只有村里的人才能以户为单位申请,城里人没有这个“资格”,退休干部哪怕以前是农村出身,只要户口迁走了,也不再是集体成员,自然没权利占地建房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9月1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就说得很明白,宅基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要是允许城里人随便买,有些农民可能会被短期利益诱惑卖掉宅基地,将来没了退路,生活就没了保障。而且农村的宅基地资源本来就有限,很多村里符合条件的年轻人还在等着批地建房,要是被外人占了,村里人的利益就受损了,容易引发矛盾。以前也有过城里人私下和农民签协议买宅基地的情况,但这种交易本来就不受法律保护,合同是无效的,真要是闹到法院,城里人的损失只能自己扛,这种“暗箱操作”的风险,新政也想彻底杜绝 。
![]()
3. 数据见证:政策落地后,城乡之间的边界更清晰了
2025年新政的执行力度,从一组组数据里就能看得明明白白。截至4月底,全国已经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超3亿宗,绝大多数农户都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宅基地是谁的、边界在哪,都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想偷偷买卖、变相转让都没那么容易了。而从地方实践来看,以前偶尔出现的“退休干部回乡圈地”“城里人下乡买地盖别墅”的情况,今年基本没了踪影。
反过来,合法的宅基地盘活却越来越热闹。山东荣成市截至5月已经盘活闲置农房2100多套,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3.5万元,这些农房都是通过出租、入股的方式合作,没有一套是直接卖给城里人的。安徽宏村镇塔川村把130多亩闲置宅基地整合起来,搞非遗文化体验园和民宿,2025年上半年就营收1.3亿元,村民人均分红1.8万元,这都是在政策框架内实现的双赢。还有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金融机构给宅基地盘活项目发放的专项贷款超800亿元,都是支持农户和村集体搞合法流转,而不是支持跨身份的买卖。这些数据都说明,新政不是要堵死城乡交流的路,而是要让资源流动更规范。
4. 另辟蹊径:城市居民的“乡村情”,未必只能靠买房实现
可能有人会觉得,“两不准”就是不让城里人下乡了,其实不然。新政的核心是“堵歪路、开正门”,禁止的是违规买卖宅基地,却鼓励合法的盘活利用。农业农村部早就明确说了,农民可以把合法拥有的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城里人想下乡,完全可以走这些合规路径。
比如你想体验乡村生活,能和农户签正规的租赁合同,租个闲置农房住,最长能租20年,只要不改变房屋用途、不违规扩建,住得一样舒心 。要是想创业,还能和村集体合作,用入股的方式参与民宿、文旅项目,就像荣成和宏村的案例那样,既能实现“乡村梦”,还能帮着农民增收,何乐而不为?而且2025年的新政还简化了宅基地审批流程,农村的闲置资源能更顺畅地盘活,城里人的选择其实更多了。
说到底,2025年宅基地新政的“两不准”,不是要断了城市居民的乡村情结,而是要守住农民的权益底线。宅基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只有把这份保障守牢了,乡村振兴才能走得更稳。而城市居民的“田园梦”,也未必需要通过买房置地来实现,合规的租赁、合作,照样能在乡村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政策的红线划得越清,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才能越规范,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才能在各自的轨道上实现自己的心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