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业农村部预警返乡潮来袭!三大隐患背后,谁最受影响?

0
分享至

农业农村部预警返乡潮来袭!三大隐患背后,谁最受影响?
最近村口的大喇叭又开始忙活起来,一会儿播就业招聘会通知,一会儿喊宅基地确权登记,路边的招工启事贴了一层又一层——2025年的返乡潮比往年更猛了!云浮春节返乡人口飙到158.5万,同比涨14.2%;茂名21天就有311万游子回家,村里的小卖部老板笑着说“进货都赶不上卖”。可热闹背后,农业农村部11月13日的会议已经敲响警钟,明确要求“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成了 重点 。这波返乡潮里藏着三大隐患,到底谁最容易受冲击?
1. 返乡潮有多猛?政策预警+数据实锤,规模超往年
这波返乡潮可不是“过年式回流”那么简单,而是带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原因,还有官方实打实的预警和数据支撑。农业农村部在云南楚雄召开的全国会议上明确,当前要重点防范“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虽然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已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但返乡回流的就业压力正在加大 。
从地方数据来看,返乡规模再创纪录:广东云浮省内返乡人员占比85.38%,主要来自珠三角;湖南衡阳县春节前后返乡农民工达18.3万人,其中4万多人没能返岗,不少人是因为“沿海岗位减少、工资太低”被迫回来的 。更关键的是,返乡人群不再只是农民工,2025年预计返乡入乡创业人数将超1500万,其中不乏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和被产业升级淘汰的工厂工人,“城市难留、乡村难进”成了很多人的写照。村口的王大叔就说:“今年回来的年轻人特别多,以前打工的厂子要么搬去了东南亚,要么用机器人替代了人工,回来也是没办法。”




2. 三大隐患浮出水面:就业、资源、治理亮红灯
热闹的返乡潮背后,三大隐患已经悄悄冒头,不仅影响返乡者,还波及整个乡村的运转。
第一个是就业缺口大,技能错配严重。县域经济承载力太弱,根本装不下激增的返乡劳动力。怀来县一场招聘会提供323个岗位,需求缺口达2352人,但很多返乡农民工却“低技能岗位不愿干、高技能岗位干不了”——县城快递分拣员要会智能终端操作,没人胜任;乡村旅游缺专业运营团队,客流量只达预期30% 。衡阳县的调研更扎心,48岁的农民工返乡后月收入从6000多降到不足3000元,“做几天停几天”成常态,2025年春节前后当地就处置了300多起欠薪案件,追回工资428万元。
第二个是资源挤兑,宅基地+教育矛盾凸显。返乡要安家,宅基地成了“香饽饽”,但问题也跟着来:自然资源部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76.5%的县域宅基地数据更新滞后,“一户多宅”“超占面积”引发的纠纷年均每村20多起,处理周期长达83天。教育资源也扛不住,自贡大安区乡村小学年均减生源1400人,教师“超编却缺人”,而城镇学校却因生源激增面临37个教师缺口,农村孩子想进城上学难,城里学位不够抢 。
第三个是基层治理压力陡增。就业竞争激烈让邻里矛盾变多,衡阳县一个农业乡镇的土地纠纷调解案件同比上升43%;部分返乡者因失业滋生酗酒、赌博等问题,给村干部添了不少麻烦。更棘手的是,很多返乡创业项目因缺资金、技术和市场半路夭折,有农民工办香菇合作社,20吨香菇因缺冷链物流烂在仓库,直接亏了上百万。
3. 最受冲击的三类人:这些群体最煎熬
隐患之下,不是所有人都受影响,这三类人最容易被“波及”,日子格外煎熬。
第一类是低技能返乡农民工。他们大多50岁左右,在城市干建筑、制造等重体力活,因企业裁员或年龄问题被迫返乡。人社部数据显示,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已超30%,他们没新职业技能,县域里的智能岗位干不了,传统岗位又僧多粥少,只能打零工“做一天算一天”,收入比在城市时少一半还多。村里的李大叔就是如此,在广东工地干了10年,今年工厂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他返乡后只能帮人种地,月收入从5000多降到2000出头。
第二类是农村学龄儿童家庭。返乡潮让农村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彻底暴露:乡村学校虽然“超编”,但多是富余的语数外教师,科学、心理健康等学科老师缺口达20名;城镇学校学位紧张,孩子想转学进城要排队,甚至得托关系 。张大姐带着孩子从深圳返乡,想让孩子在县城上学,结果跑了3所学校都被告知“学位满了”,最后只能去乡镇小学,可学校连专职的英语老师都没有。
第三类是基层村干部。以前村干部主要管村务、调解小矛盾,现在要应对的事多到离谱:既要帮返乡者找工作,组织技能培训;又要处理宅基地纠纷,有的纠纷还牵扯清朝地契,复杂得很;还要盯着失业人员的动态,防止出现酗酒、赌博等问题。村支书老王吐槽:“今年光宅基地纠纷就调解了12起,就业招聘会办了3场,每天忙到半夜,手机就没停过。”
4. 破局之道:政策托底+地方实操,帮大家稳下来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已经行动起来,用政策和实操帮返乡者“稳就业、安新家”。农业农村部明确要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升级,还会提高技能培训实效,针对性解决“技能错配”问题 。
地方上也有不少实招:宁夏推出创业补贴,返乡农民工正常经营1年以上能领1万元补贴,大学生返乡创业最高能拿1.2万元;怀来县联合北京举办劳务协作招聘会,一次就提供2352个岗位,覆盖制造业、大数据等多个行业 ;浙江、西南等地用宅基地数据可视化系统,让纠纷处理周期从90天缩短到7天,违建发生率下降70%。村里的年轻小伙小陈就受益了,他返乡搞电商卖土特产,拿到了创业补贴,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电商运营培训,现在每月收入比在城市打工还高。
其实这波返乡潮不是“倒退”,而是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但就业缺口、资源挤兑、治理压力这三大隐患,确实让不少人犯了难,其中低技能农民工、学龄儿童家庭和基层干部最受冲击。好在有国家政策托底和地方的精准服务,只要找准方向、补齐技能,返乡也能闯出一片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股:3大利好,国常会、央行重磅发声,尾盘突然跳水下周会反弹吗

A股:3大利好,国常会、央行重磅发声,尾盘突然跳水下周会反弹吗

风风顺
2025-11-15 01:00:03
辽宁发现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

辽宁发现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9:29:36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主谋竟是泽连斯基密友,美欧担忧援助去向,乌克兰腐败丑闻震动西方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32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石破茂紧急灭火,绍伊古对高市早苗称呼变了

时尚的弄潮
2025-11-14 15:30:17
11月15日半决赛:樊振东VS王楚钦,陈梦VS王曼昱,孙颖莎VS朱雨玲

11月15日半决赛:樊振东VS王楚钦,陈梦VS王曼昱,孙颖莎VS朱雨玲

开成运动会
2025-11-15 00:05:27
10万人挤在同一个小区?实探湖南最大“城中城”

10万人挤在同一个小区?实探湖南最大“城中城”

GA环球建筑
2025-11-13 15:38:30
高市早苗嚣张几天,中方还没出手,普京先摊牌:禁止日本公民入境

高市早苗嚣张几天,中方还没出手,普京先摊牌:禁止日本公民入境

通文知史
2025-11-13 21:20:03
男子殴打92岁母亲,邻居称事后老母亲曾拿500元想保儿子回家

男子殴打92岁母亲,邻居称事后老母亲曾拿500元想保儿子回家

红星新闻
2025-11-14 15:54:30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随着葡萄牙0-2爆冷,意大利2-0,世预赛最新积分:3队打平就出线

随着葡萄牙0-2爆冷,意大利2-0,世预赛最新积分:3队打平就出线

球场没跑道
2025-11-14 07:49:44
复盘四川双江口垮桥:货车司机发现裂缝后上报,官方快速管制免于伤亡

复盘四川双江口垮桥:货车司机发现裂缝后上报,官方快速管制免于伤亡

吃货的分享
2025-11-15 02:38:49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近史谈
2025-11-06 21:16:03
特朗普签署,事关“对等关税”!纳指大逆转,特斯拉、英伟达上演 “绝地反击”,国际金价跌超2%!美联储降息,新消息

特朗普签署,事关“对等关税”!纳指大逆转,特斯拉、英伟达上演 “绝地反击”,国际金价跌超2%!美联储降息,新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07:06:07
山东省委秘书长范波跨省履新苏州市委书记,曾任职国家发改委

山东省委秘书长范波跨省履新苏州市委书记,曾任职国家发改委

上观新闻
2025-11-14 19:28:08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削桐作琴
2025-11-13 16:50:53
安世中国,发布致全员信!

安世中国,发布致全员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9:17:09
抗战结束后,61岁龙云随即遭到杜聿明突袭,蒋介石:立即将他处死

抗战结束后,61岁龙云随即遭到杜聿明突袭,蒋介石:立即将他处死

史笔似尘钩
2025-11-01 21:29:53
宣布了!你好,杨瀚森!NBA发展联盟重磅首秀

宣布了!你好,杨瀚森!NBA发展联盟重磅首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4 11:58:58
我国六个 “强势” 部门全消失了?

我国六个 “强势” 部门全消失了?

浅深说
2025-11-07 15:39:22
“来硬的了”,中方叫停赴日旅游,薛领事:中方有权接管日本领土

“来硬的了”,中方叫停赴日旅游,薛领事:中方有权接管日本领土

郭长包工头
2025-11-15 05:57:09
2025-11-15 07:48:49
慧眼看世界哈哈 incentive-icons
慧眼看世界哈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610文章数 21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天津海河游船将于11月17日停航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