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的冻土像天然大冰箱,把一头小猛犸象“尤卡”封存了将近四万年。上周,瑞典和丹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从这具遗骸里,抽出了世上最老的RNA。简单说,就是拿到了猛犸象细胞里“正在工作”的说明书,而不是DNA那种“蓝图”。
![]()
一、RNA到底能干啥
DNA像菜谱,RNA像厨师。菜谱告诉你“番茄炒蛋”怎么做,厨师才知道现在该打蛋还是翻炒。科学家以前只能读菜谱,现在第一次听见厨师说话:哪些基因在猛犸象活着时正忙着造肌肉、抗寒冷、调节代谢。这一步,让“复活”从幻想往现实挪了一大格。
![]()
二、冻肉里的时间胶囊
团队一共试了10具猛犸象,只有3具的RNA没被细菌、人手污染。尤卡保存最好,毛发、皮肤、肌肉都完整。测序后,他们不仅找到负责收缩肌肉的RNA,还发现一批只在猛犸象里出现的小RNA,现代象身上都没见着。更惊人的是,这些RNA显示尤卡死前细胞正经历巨大压力——很可能是被洞狮围攻,一边逃命一边启动应激系统。
![]()
三、复活不只是拼乐高
想把灭绝物种带回来,光有DNA远远不够。DNA只告诉你“零件清单”,RNA才告诉你“零件怎么装、何时装”。比如,猛犸象的长毛基因在DNA里写着,可具体哪根毛囊在哪个季节长毛,得靠RNA的实时指令。没有这一步,就算把基因塞进亚洲象胚胎,也可能长出一头“秃象”。
![]()
四、下一步:病毒也挖出来
研究团队说,既然RNA能撑四万年,那当年感染猛犸象的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说不定也冻在土里。未来他们打算把RNA、DNA、蛋白质一起打包研究,像拼一幅史前生态全景图。也许某天,我们不仅能复活猛犸象,还能知道它当年得了什么感冒。
![]()
五、复活伦理,先别吵
技术往前冲,问题也排队:复活后的猛犸象放哪养?北极苔原够吃吗?会不会把现代病毒带回家?科学家说,先把生物学搞清楚,再谈伦理。毕竟,连“厨师”的声音才刚听见,离“上菜”还远。
![]()
如果猛犸象真的回到21世纪,你最想让它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拉雪橇?拍短视频?还是让它去动物园和亚洲象相亲?留言区聊聊,脑洞越大越好。也许你的点子,就是未来科研的新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