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上月经警察了
我国花了76年,人口从4亿增长到14亿。
按照目前 《》 这种生育率,再花83年,人口会回到4亿。
这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张俊妮的研究成果。
且不说人口在国际竞争中的意义,仅以大陆型国家周边接壤多国的现实,连守边防的人都凑不齐了。
在经济上,人口增长肯定是能干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人口红利期;到了下降阶段,肯定是无法劳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是人口负债期。
果真如此,是不是意味着执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那恐怕难讲。
如果计划生育成功了,那计划经济也能成功。毕竟,生育计划本就是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者眼里,人口是劳动力,跟牲口、拖拉机的性质没有两样。
![]()
韩国的可怕现实
最近,我一个朋友带着孩子定居日本。
东亚国家对移民的态度向来保守,但面对严峻的生育率,日本也撑不住了,不得不放开移民。
韩国的情况更糟,总和生育率1.3降到1.0左右只用了17年的时间,远超日本。
而中国总和生育率1.3降到1.0左右,只用了三年时间。
按今年前三个季度只出生288万人的状况,形势已经无法评估。
2024年,全世界超过4000万人口的国家中,0到14岁人口占比最低的国家是韩国,10.6%,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20%。
放在中国,当人口回到4亿,0到14岁儿童将占比6.4%,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将是45.7%。
放在任何国家,这都是不可承受的灭种危机。
现在出生的小孩都有了每月300元的奶粉钱,政策背后正是可怕的前景。
韩国政府宣布国家进入人口紧急状态,并成立一个新的副总理级别的机构——人口战略企划部。
而我们,有人还在犟嘴:人少了是个好事。
这些人的内心,其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们认为,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有效,就应该早点离世,好为年轻人腾出生存空间,减少养老负担。
2022年底那时候,也有很多人认为,通过快速过峰,很多老年人离开,是缓冲社保、医保压力的最直接手段。
因此,那些至今为计划生育和人口下降叫好的人,明明知道这样的人口结构不可能持续,那只有一条路:将这两代人当作代价,让「多余」的10亿人离开,只留下4亿人享福。
可他们忘了,哪怕这一代人牺牲了自己的老年,重构了国家的人口结构,年轻人也会被压扁。
一个人口结构完全劣质的国家,就像今天只剩老人的农村,是不可能有发展的,甚至都无法存活。
再说了,究竟是人为国家而活,还是国家为人而存在?
这是个无法回避的伦理问题。
当然,社达主义者可能不存在这个问题。
![]()
节点在65后和70后们
人口减少这件事,大部分人还没有感知。
是因为在1962年到1970年代初,我们国家曾经有一个出生率高峰。
这一批人,现在还不到65岁。若他们到了65岁及以上,那老龄化的比例将会大幅的上升。
如果这一批人去世,那人口总量就会下降。
张教授视频的评论区下面,有很多人觉得人少一点是好事,人少意味着竞争少。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社会学之父法国的社会学家孔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口即命运」,说的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口决定命运。
因为老龄化,养老金、医疗保险、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支出都会大幅的上升。
没有年轻人就业工作,就意味着企业难以为继,就业岗位锐减。
没有年轻人赚钱交税,国家就没有钱来养老年人。
没有年轻人的创新力,国家就没有发展。
目前我国的社保是现收现付制。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人口,如果没有足够的年轻人,那么我们的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人口下降之后,这个最大市场的地位恐怕也是难以为继了。
改革开放就是赶上了人口红利期,高质量的年轻劳动力,让中国经济腾飞。
反过来,如果人口进入衰退,优势转劣,沉重的养老负担也会让中国经济熄火。
到时候,哪怕你有钱,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养老。
![]()
越卷越绝望
从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先行者的情况看,提高生育和教育补贴的成效很小。
只有宽松的社会环境,才有可能释放人的天性,让生育率重回正轨。
有三组惊人的数据,可见人口问题的积重难返: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离婚登记数为74.6万对,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季度数据。
过去4年,中国7.8万家避孕套生产企业倒闭,杜蕾斯销量断崖式下滑40%,说明中国人已经不愿意有男女关系了。
相应地,情趣用品市场规模却即将突破2081.3亿元。其中年轻一代与女性成为主力:Z世代(18-26岁)和千禧一代(27-42岁)合计贡献了超过85%的消费额;女性消费者占比已提升至约65%。
这背后的原因是卷。
15岁的小孩,大脑还未发育成熟,就被普职分流卷到不知早恋为何物。他们连建立同龄人关系的时间都没有,普遍明确的表示以后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
职场人被卷得恋 爱的时间都没有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取悦异性,不如自力更生。
张俊妮教授建议,将普职分流的节点放在高中教育之后,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中。
我认为这是个思路,至少让青春期的孩子恢复生命的活力和爱的能力,这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给民营企业更好的空间,其实也有利于人口增长。
在韩国,好机会集中于大财团和公务员体系,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面临着工作时间长而且不灵活的就业环境,导致「体制外」生育意愿下降。
在中国也一样,如果孩子不能进入体制内,而体制外又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生孩子就是害孩子,就算有生育意愿和能力,也要思量再三。
![]()
移民?
执行过计划生育的国家,基本上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今日的俄罗斯,和昔日的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曾经设置了一个月经警察警种,负责登记和督查年轻夫妻的造娃活动,但徒劳无功。
除此之外便是移民。
但从广州最近10年的情况看,只能吸引到尼日利亚人,最后不得不关上大门。
前段时间,中国出台了「绿卡」制度,结果招致很多谣言,导致国家有关部门不得不专门说明。
其中一个是,印度青年正在大规模参加培训,以便入赘江浙沪独女户。
以中国人的种族歧视烈度,短期内我看不到这个问题的解法。
家传编辑部收到国外留学生的求职简历,但无法招聘,他们不可能懂方言,更不可能懂中国的家风传承。
而很多人到中国,其实也就学了个语言,并无其他专业能力。
最近,一位朋友准备移民。原因是,他无法想像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在一个老年人口占一半的国家……
这可能就是东北一些城市正在发生的人口加剧流失。
东北确实是领先的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