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时,发现辽宁、河南等地冒出一种叫“外包儿女”的服务,专职陪老人看病聊天调解纠纷,单次收费500元起步。点开主页看看,清一色实景拍摄:小伙扶着奶奶做体检,姑娘陪着大爷在公园遛弯,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亲子女回家尽孝。
![]()
这种服务的兴起背后是组硬数据。民政部刚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不少家庭的现实是,子女在外打拼,老人守着空房。腿脚利索时还能自己买菜做饭,一旦身体走下坡路,连去医院挂号都成了难题。
![]()
大连有个“雷霆保镖团队”算是早期入局者,清一色退伍军人背景。服务项目列得细致:陪诊时帮忙取药记医嘱,散步时主动找话题聊天,甚至还能到养老院“演戏”——定期露面晃悠一圈,让护理人员觉得老人有子女撑腰。价格按时长和内容浮动,基础陪伴500元,涉及纠纷调解的能到2500元。
![]()
有趣的是这类团队几乎不做广告,全靠顾客拍视频自发传播。有用户上传了陪护员带老人逛早市的片段,镜头里大妈挑苹果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底下评论多是感叹“这钱花得值”,还有人追问如何预约。三个月里团队从几十人扩到近千名,河南很快也出现了类似组织。
![]()
不过热评区也有不同声音。有网友直言“再专业的陪伴也抵不过闺女一句唠叨”,认为定期视频通话、过年回家吃饭这些情感连接,终究无法被商业化替代。但马上有人反驳:当生活压力让子女不得不远走他乡时,这种付费服务至少能解决老人买菜摔跤没人扶的急难问题。
目前相关服务尚未形成行业标准,陪护质量全靠团队自律。有家政行业从业者透露,已有保险公司在探讨推出“陪护责任险”,未来可能涉及技能认证和合同规范化。毕竟涉及老年人健康安全,光靠退伍军人证或口碑传播还不够让人放心。
翻看这些短视频时想起个细节:某个陪护员在汇报工作进度的照片里,特意给老人打了马赛克。这种对隐私的在意,倒比某些亲戚贸然上门查户口显得更专业。或许在人口流动成为常态的今天,这种“临时亲情”也会慢慢被重新定义。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