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智启蓉城・律见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法律科技与法治创新高峰会议”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庆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成都市律师协会主办,成都市法学会、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政法委、四川天府新区总部商务局指导,成都市律师协会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广东卓建(成都)律师事务所、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承办,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天府新区商会、四川天府新区中正智库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协办。
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的前沿议题,汇聚司法行政部门、知名法学院校、律师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及大型科技企业的 200 余位代表,同探AI与法治融合发展新路径。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数据法治实验室主任时建中,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党委书记刘建、副院长梁敏、教授王萍及其他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
开幕致辞定调 共绘发展蓝图
会议伊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成都市律师协会会长王宗旗分别致辞。他们从法学研究与行业实践两个维度,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法律服务创新、促进法治体系完善中的重要作用,为会议定下了“务实创新、协同共进”的基调。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
![]()
成都市律师协会会长王宗旗
随后,天府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法务区工作部副部长肖娜介绍了天府中央法务区的投资与发展环境,详细解读了新区在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及法律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布局,展现出“新区法务、服务新区”的特色优势。
![]()
天府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法务区工作部副部长肖娜
主题演讲赋能 分享前沿洞见
主题演讲环节,六位行业代表带来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分享。他们分别围绕法治新知、数据合规、服务创新、合规转型、技术趋势、法律大模型建设等主题展开了交流分享:
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数据法治实验室主任时建中认为,数智时代下推动社会关系数据化,法治面临新对象、新工具,催生出了法学的新知识。当下算法仍旧存在行为成瘾、信息单一化等问题,所以规范数据权属、安全等法律问题就成了破局的关键。数智技术赋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环节,同时也必须平衡发展与安全等关系,通过学科建设与技术平台,助力数据法治现代化;
![]()
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数据法治实验室主任时建中
深圳律协数据合规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兰兰女士以《大模型数据合规要点及实践》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法规标准与典型案例,指出大模型面临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跨境传输等合规风险,强调了语料来源、内容、标注的合规性与可追溯性,为助力大模型数据合规落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深圳律协数据合规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兰兰
广东卓建(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郗浚颖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法律服务应用创新探索》,她指出,法律行业正经历一场“信任危机”,而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取代律师,而在于放大人的能力、重构法律服务链条。郗主任以“人生法律风险地图”为例,介绍了律所在信息收集环节以“结构化问卷+规则引擎”替代Chatbot问诊,通过构建法律知识图谱和RAG优化模型,实现报告生成效率提升5倍。她认为,AI的落地应遵循分层原则——让规则清晰的任务数字化、自动化,将复杂模糊的问题交由智能化解决。未来,AI将成为法务工作的底座,助力小型律所实现专业放大,推动律师角色从顾问向“规则设计者、风险监督者”转变,实现法律服务的系统化、普惠化;
![]()
广东卓建(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郗浚颖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萍教授聚焦企业需求,从《AI 应用与合规数字化转型》出发,指出合规数字化本质是“纸面制度”到“人机闭环”的转变,智能体可提升合规效率、统一标准、实时预警,同时面临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挑战,提出“信息化 - 数字化 - 智能化”三阶路径与四大支柱,展望“内部合规”到“生态合规”趋势,提出通过“标准 + 系统 + AI + 人才”实现合规价值最大化是合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萍教授
熊猫 AI 创始人汪宏杰聚焦技术前沿,以《AI与法律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新突破和新趋势》为题,从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角度,分析AI如何通过算法备案、数据积累与私有化部署,破解法律服务中可信度低、专业性弱与成本高的核心困境,推动高效、精准、可信的智能服务发展,展望深度融合趋势;
![]()
熊猫 AI 创始人汪宏杰
四川大学李鑫教授则深耕技术落地,以《法律大模型构建的模式选择和实践路径》为题,阐述了大模型基础认知与发展,指出在“通用大模型微调”“专家知识库增强”两模式的支撑下法律大模型的构建可行。同时,他强调实现可行的前提条件是需经数据处理、知识构造等关键步骤,兼顾隐私安全与成本,支持本地化部署,他明确了其应用场景,倡导“人主机辅、人机协同”的融合模式。
![]()
四川大学李鑫教授
六位行业代表的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将“AI+法治”以更多元、更具象的方式传达给了现场观众,让大家看到了“AI+法治”的落地实操性,同时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与思考。
圆桌对话聚力 共探融合路径
在圆桌讨论环节,以“AI与法律的‘双向奔赴’”为题,来自司法、教育、企业、律所等领域的嘉宾展开了一场开放式对话。
![]()
该环节由广东卓建(成都)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磊主持,嘉宾包括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贾银生、成都互联网法庭庭长吴婷、天齐锂业法务总监万宜、腾讯研究院竞争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育生、成都市律协数智委副主任唐梓涵、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分所委主任李国民。
![]()
![]()
![]()
![]()
![]()
![]()
![]()
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实践、法律教育、企业合规与行业监管中的应用前景。这场多元思维的交织,使人工智能与法律融合的方向更加清晰,也为行业协同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
![]()
本次活动是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与法治创新的思想盛会,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庆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院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搭建跨界协作平台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与实务界、科技界的协同合作,聚焦数据法治、法律科技等关键领域,推动法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落地,培养更多复合型法治人才,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学术力量与创新动能。
内容来源 | 法大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