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嗨,我是萌芽。
最近看到一个热梗,“全国妈妈晚上10点集体爆炸”,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共鸣?
![]()
说实话,这句话真的是戳中了我。
我记得在2021年,我还特地写过一篇文章,讲我自己每晚10点后的“狂暴时刻”。
没有什么热搜话题,但我却实实在在经历过无数个“10点后变身”的瞬间。
![]()
图源:
奇怪的是,当妈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算时间:
还剩几分钟哄睡?明天的衣服叠了吗?作业改完没?
时间像一根紧绷的弦,一拉就碎。
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当妈之后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或者更准确地说,这真的是“时间不够”,还是我们早已被困在了一种时间的结构性困境里?
今晚,就让我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和你聊聊“妈妈的时间困境”这件事吧。
![]()
妈妈的时间困境
![]()
![]()
当了妈妈后,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时间”。但仔细想想,那真的只是时间不够用吗?
其实不完全是。
这其实是一种被拉扯的感觉。
是明明想做好所有角色,却总觉得哪个都没做好的无力。
是明明累到不想说话,却还要笑着回应各种事情的消耗。
如果你也常在这样的状态里打转,我想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问题。
妈妈的时间困境背后,是一层又一层的更深议题的困境,把我们紧紧裹住了。
1、身份的困境:我到底是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刚想专注工作,孩子学校打来了电话,工作不得不被中断...
难得和伴侣或好姐妹约会,心里却惦记着孩子吃了没,
想安静看会书,又觉得“是不是该去陪孩子”……
我们不断在“员工、妈妈、妻子、女儿、自己”之间切换。每一个角色都想要满分,结果就是:每一个角色都在抢我们的时间,也抢走我们的心力。
与其说我们在管理时间,不如说时间被各种身份瓜分殆尽,留给“自己”的,只剩下夹缝中的零星片刻。
所以我之前说过,每个妈妈都是“时间管理大师”,每个妈妈都是“救火队员”,
可当夜深人静时,你会不会也试过跟我一样,躺在床上看着漆黑的天花板,却忍不住想,我到底是谁?
2、心理的困境:我值得为自己花时间吗?
前段时间分享过Joshua上初中后,我感觉我心里空掉的位置,叫思念。
是啊,其实自从孩子出生后,他们跟我的羁绊,早已经是亲密无间了。
想起孩子们四五岁前,自己真的是全副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一旦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就会陷入一种紧张,“孩子还需要我,可我怎么可以去逛街呢?”“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的紧张。
不敢把孩子托给别人带,内心涌起一阵愧疚,
不敢给自己放半天假,却总忍不住看表:“该回去了吧?”
不敢明明累到不行,却不敢说“我需要休息”……
这些挣扎, 我都经历过。
我们总在潜意识里觉得:把孩子放在自己前面,才是个“好妈妈”。
于是,我们会优先牺牲属于自己时间。可我们忘了:
那个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的妈妈们,心里是会累的,能量是会耗尽的。
当我们掏空了自己,又拿什么去滋养孩子、滋养这个家?
照顾好自己,从来不是自私。
那是我们能为家人做的,最负责任的事。
3、关系的困境:我们的空间去哪了?
有了孩子之后,关系上最大的转变莫过于和伴侣的关系。
我也收到不少姐妹的私信,告诉我自己跟伴侣之间的迷思:
是不是很久没有好好聊过天了?不是聊孩子,是聊彼此。
是不是总在讨论“孩子怎么办”,而不是“我们怎么办”?
是不是连一起散步、发呆、什么都不做的时间,都变成了奢侈?
自己和孩子之间亲密无间,却和伴侣越来越远。
拥有一个家,却好像失去了彼此的空间。
会不会也让你感觉到有些束手无策?
4、事业的困境:我的价值在哪里?
选择事业还是回归家庭,是不少妈妈的困境。
今天还在跟好姐妹聊,当妈之后真的经历了好多这方面的困扰——
想全力以赴拼事业,又怕错过孩子的成长;
想全心陪伴孩子,又担心失去自己的跑道;
想重回职场,却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节奏”……
被困在“要么…要么…”的选择里,好像怎么做都不对。
可我们明明值得既拥有成长的舞台,也拥有陪伴的温暖。
所以,出路在哪里?
![]()
这些年来,我清楚地感知到,这些困境的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更深层的冲突:
母亲 VS 自己
内在定位 VS 社会角色
关系的亲密 VS 独立
自我实现 VS 家庭责任
所以后来,听到社群里那么多姐妹说,
![]()
![]()
![]()
我就想,有没有办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带大家实际做点什么。
所以,这两个月,我跟团队小伙伴们设计了一个“时间罗盘”家长工作坊,想尝试心理学疗法里的映射技术,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带领家长重新看见“时间里的自我关系”。
借助叙事疗法(Narrative Therapy),我们会把时间当作一面镜子,去映照那些你生活中被忽略的片段:你是怎样一步步被推着走?你又在哪个瞬间失去了自己的节奏?
像照镜子那样,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为了把你打造成“完美妈妈”,也不是来说教如何做时间管理,而是陪你一起,完成一次内在的整理与重建,找回自己。
找回我们生活中,滋养我们的能量和源泉,从而更好地,爱自己、爱自己所爱的人。
![]()
![]()
![]()
我们陪你,先做“减法”:
放下“我必须完美”的执念
识别哪些焦虑来自外界,哪些真正属于自己
在多重角色中,找到那个可以被暂时搁置的部分
从“什么都想抓”的疲惫中,温柔地松一口气
再陪你,重构“意义”:
重新定义“属于我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
在家庭系统中建立新的协作方式,让整个家庭成员都真正参与进来
找到事业与养育之间,属于你的平衡点,而不是别人的模板
绘制一份整个家庭真正愿意执行的“家庭时间蓝图”
我们相信,只有当我们看清时间焦虑的源头,理解家庭关系的互动模式,才能真正制定出适合的可持续的时间方案。
这次工作坊将以体验式心理团体的形式举行,每个团体仅限10-15人,小而亲密的团体更有利于共鸣、倾听与启发。
工作坊将由孩子和家长都非常信任的资深学习力提升教练——卷卷老师带领。她陪伴过许多家庭走出混乱、重建学习秩序;温柔而有力量,擅长用提问与倾听,陪你梳理困惑,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
工作坊的内容主要包含4次线上对话直播:
第一次课中,我们将通过绘画与隐喻,陪大家看清自己与时间、与家庭的关系,走出“越催越慢、越急越乱”的循环,真正看见焦虑的根源
第二次课中,我们会带你从自身模式中找到突破口,识别那些让家庭时间失序的心理与关系模式,练习放下控制,找回真正重要的事
第三次课中,我们会运用“亲子四象限”等工具,帮你理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学会抓住重点,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高效的地方。
最后一次课中,老师将带领大家梳理前三次的收获,打造一份个性化定制的“家庭时间系统”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可持续的时间起点,让新的认知,落地为长久的生活实践。
![]()
![]()
![]()
现在拍下还可享首发特别福利:
限时首发福利价499元(原价1299元)
加赠:1次孩子+家长共同参与的1v1学习力评估
4 周持续陪伴社群
因为是首期招募,这次仅开放15个席位,招满即封班,不加开,不扩招。所以先到先得哦~
![]()
通过四次的探索,大家将会收获:
![]()
如果你对这样的探索心动,想要在2025年,为自己和家庭找回从容的“时间主权”,欢迎大家加入我们。
![]()
时间罗盘家长工作坊招募
![]()
![]()
报名入口
如果已准备好,可以直接进入微店锁定席位。
![]()
想进一步了解课程,也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咨询。
![]()
亮点
这次工作坊不同于其他技巧速成班,这是一次深入内心的探索,找到时间焦虑的真正根源,看见孩子,也看见自己。
![]()
适合人群
工作坊不适合想要立刻见效、只要管用技巧的家长,也不适合认为问题只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不适合不愿参与互动或思考的家长......
它只适合:
![]()
课程设置
课程从2025年12月开始,每周一晚上,一共持续四次。
![]()
报名福利
现在报名可享限时首发福利价499元(原价1299元),并且还额外赠送1次1V1学习力深度评估和四周持续社群陪伴。
![]()
报名流程
![]()
退费与说明
![]()
![]()
感谢你的 点赞 和 转发,咱们不走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