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是AI生成的吗:AI复制的世界,寻找无法被复刻的“人”

0
分享至


「 当屏幕中再度传来那句“你是AI生成的吗”,也许我们想问的是:“你真的有活成一个人类吗?”问AI,也问我们自己。 」

“你知道你是ai生成的吗?”

“知道啊。”

“那你羡慕屏幕前的真人吗?”

“羡慕个屁,我又不用上班!”

画面中的两个人开始捧腹大笑、前仰后合。从两位“假人”的笑容中,网友们逐渐明白过来一件事——

自己被AI嘲讽了。


(“嘲讽”人类的AI视频)

近期,短视频平台兴起了一种另类的“街采视频”:画面上角的水印和背景中倒着走路的行人,都在提醒我们这是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视频。

视频中的采访问题,多以“是否知道自己为AI生成”为中心进行延展,“受访者”的回答呈现出一种高度现实化:

孩子听到后放声大哭;上班族陷入狂喜,高呼“不用上班”;老年人则多数因不懂何为“AI”而答非所问。

与此同时,“人类模仿AI模仿人类”的视频诞生了:AI在努力扮演“像人的人”,而真人却在努力扮演“被AI扮演的人”。


(不同身份的“AI受访者”)

推动这场人机互仿实验发生的,或许是飞速发展并普及的AI生视频技术,但在这背后,一场集体身份焦虑正悄然酝酿。

当数据的化形看上去和我们毫无区别,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突然又被打捞,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拷问

“我是谁?”

1

从嘲到自嘲,谁才是“工具人”

AI人物的表达,本质是创作者的表达。 “我又不是人,为什么要上班”“我又不用还房贷”,每句一针见血的玩笑,都是创作者借这个“非人”之口,向现实困境发出的一声叹息。

充满自嘲与戏谑的创作狂潮中,一个更严峻的问题被抛出:在工具理性的笼罩下,谁才是真正的“工具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提出“工具理性”的概念, 这是一种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成目的的理性,其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

愈发强调工具理性的社会,将人们变成高速运转、疲于奔命的工具;而AI作为那个近乎“全知全能”的终极工具,却无需承受追求效率的代价——精神的磨损与生命的枯竭。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这样的矛盾,让人机交互的实践逐渐多了些火药味。在AI视频技术尚不成熟时,“AI乱生视频”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数月前,视频“永恒燃烧的羽翼 带我脱离凡间的沉沦”冲上抖音热榜,其居高不下的热度,源于评论区的一场“乱生视频”奇观:

网友给AI发出指令,让图片中的人长出翅膀飞起来,然而AI给出的作品荒诞离奇,令人啼笑皆非:有人的翅膀长在头上,有人的胸口飞出一只乌鸦,也有人用刚长出的翅膀玩起了跳绳。


(“AI乱生视频”)

这种“好笑”不只是视觉冲击带来的,在笑声中人们能够确认一件事——AI容易错乱,甚至不如人工。这一刻,我们如此渴望击碎那个被描绘成“完美、高效、永不犯错”的技术偶像。我们天真地以为,只要证明工具的不完美,就能捍卫属于人的尊严。

然而,这种“证明自己比工具更好用”的逻辑本身,恰恰落入了工具理性的陷阱——它依然是在“效率”与“功用”的单一维度上进行竞赛。看似云淡风轻的嘲笑,其实是一种深陷系统的执拗自证。


(康德对于人类“工具性”的认识)

直到如今,当那个与真人难分彼此的数字人类站在画面中,我们无法再从“是否写实”上获得优越感。一股更深的寒意随之袭来:

既然已经有了AI这样强大且“心甘情愿”的工具,我们为什么还要惯性地将自己工具化?为什么“996、007”的是我们?为什么“牛马”是我们?


(社会学家项飙解释人感到“被工具化”的重要原因)

觉察过后,嘲笑发生了转向,AI人物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个视频中宣称“不用上班”的AI,成为了我们宣泄现实压力的靶子——

网友们借它们之口诉说困境,再通过AI工具进行报复式生成,在评论区感受“大仇得报”的快感。最终,AI作为工具理性的极致产物,反而成为了人们对抗与消解工具理性的出口。


(网友通过AI生图“报复”视频中嘲讽人类的AI)

通过这种方式,人的主体性得以从工具理性的铁笼中获得一丝缝隙,稍稍探出头来,呼吸到一口自由的空气 :

即使无法改变现状,至少我们还能嬉笑怒骂,用创作与传播宣告我们精神上的“不合作”

2

人机镜面中,“不再正常”的我们

当AI变得越来越正常时,“不合作”的人类似乎在用“不正常”与其对抗。

部分网友正进行着另类的创作。为了不被预知或模仿,他们发挥想象,演绎着不合逻辑甚至有点“抽象”的人类:

有人将猕猴桃果肉挖出,一口吃掉它的皮;有人左腿跨过自行车,再从另一边跨出来,只为达到“虚晃一枪”的效果;也有人为了“比AI更AI”,扮演起了人类世界的“监管者”。

《三体2:黑暗森林》中,面壁人罗辑为了不被三体人识破自己的真实意图,刻意表演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而这些不那么“正常”的创作者,也被网友们调侃为当代“面壁人”。


(被称为“面壁人”的创作者们)

与此同时,另一批人类开始反过来“模仿AI”。创作者们以一种摧毁自身主体性的方式,模糊着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他们为自己打上AI水印,声明内容为AI生成,主动将自身创造力让渡给AI并乐此不疲。

这种自我降维中,藏着他们的认知优越感——我不仅可以使用AI,还可以看透它的模仿并反将一军。


(人类“模仿AI模仿人类”)

这些看似轻松的情绪里,其实饱含隐忧:技术洪流将人类卷入一种存在危机,我们在其中惊恐地反问人生价值与独特意义,不断寻找着身份认同感。

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着认知的边界。它模仿人类各具风格的文字,生成的视频人物也与真人别无二致,实体机器人的外观越来越拟人。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情景将照进现实。


(小鹏机器人与游戏《底特律:成为人类》中的仿生人)

我们曾笃信的防线正逐一失守:艺术创作曾是人类的领地,而现在许多创作者习惯使用并依赖AI;情感是人类之间的纽带,如今却有人愿意与没有真实情感的AI发展亲密关系。

世界正在颠覆,我们究竟还有什么是AI无法复刻的?


(与AI结婚的女性)

“不正常”似乎成了网友们给出的最新答案,毕竟AI“只能模仿正常人”。这恰恰反映了,在生活里的太多时间,我们被要求“正常”——遵循社会规训、迎合他人期待,在对的时间去做对的事。

那些“异常”与“无目的”在我们的反叛情绪下,恰恰成为了“活人感”的代言。于是,那些荒诞不经的梗图、突破常规的表演、反逻辑的叙事,反而能够让网友们获得难以言喻的共鸣。

视频的评论区里,人们不断重复着一种欣慰的确定——

果然AI还是不能代替人类!


3

回归具身,重铸人之尺度

然而,当“不正常”、“不合逻辑”在互联网被追捧为“人类特色”,一场意义的退守便悄无声息地展开。若人类的独特性只能依靠偏离常态来证明,这何尝又不是人类对自我的窄化?

日本动漫《夏日重现》中,数据生成的“影子”可以完全复刻人的外形、记忆与思想。“影子”固然是文艺虚构的产物,但“生成式AI”、“数字生命”等命题越来越多地被讨论,人们渴望重新审视自己的真正独特之处,寻找自己能够识别自己、寻回生命意义的根本尺度。


(《夏日重现》中一模一样的“影子”与人类)

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我们能否做出AI无法预测的动作来展示另类创造力,而是在于我们是否记得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那具会感受、会疲惫、在时空中占据唯一位置的肉身。

正如一位网友在AI街采视频下,在一片“报复式生图”的戏谑狂欢中,借电影台词问出的那触达本质的问题:

“你闻过花香吗?你有过人的体温吗?”


(《画皮Ⅱ》中狐妖小唯的发问)

电影《画皮Ⅱ》中,狐妖小唯用接连的几个问句表达对“成为人”的向往。尼采将活的身体视为完整的生命本身:“一切有机生命发展的最遥远和最切近的过去靠着它又恢复了生机。一条没有边际、悄无声息的水流,似乎流经它、越过它,奔突而去。”

这些对身体的强调,都印证着“具身理论”的主张——人类的思维、感知和情感等认知活动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形成。AI只是拥有由数据构成的“思维”,而人类却拥有一个与世界交织的“身体”。

从具身出发,我们不必羡慕AI钓鱼佬能钓上一大串鱼,因为它永远不会得知鱼咬竿时,那轻微的抖动带来的巨大欣喜;AI国足队员捧起大力神杯时,我们也不必沉溺于现实的巨大落差,每一次血肉之躯的出发与跋涉,都让怀揣希望的心脏加速跳动。


(网友们羡慕的满级AI人类)

人们被强调工具理性的社会压榨了太久,甚至没有察觉,自己早已在追逐功利和延迟满足的思维下,成为“异化”身体体验的帮凶。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和工具的运行模式并无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年轻人开始更珍视自己的生命体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买房为终极目标,而是抓住每个出走的机会,体验“生命就该被浪费在这种地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公园一个午后,和树叶一同感受四季的变化。


(年轻人开始集体注重生命体验)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场与AI、与工具在“输出功率”上的赛跑,而是一次彻底的回归具身。这要求我们将价值的尺度,从外在的、可量化的“效率”与“产出”,拉回到内在的、质性的感受上来。

当屏幕中再度传来那句“你是AI生成的吗”,也许我们想问的是:“你真的有活成一个人类吗?”问AI,也问我们自己。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2]陈波蓉,《重建力量性的身体——论尼采对虚无主义危机的克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7岁女儿穿着太成熟,母亲录视频吐槽:像47岁!

17岁女儿穿着太成熟,母亲录视频吐槽:像47岁!

蝴蝶花雨话教育
2025-11-15 03:40:03
柬埔寨“太子集团”首度发声:否认从事非法活动,辩称12.7万枚比特币4年多前被黑客窃取

柬埔寨“太子集团”首度发声:否认从事非法活动,辩称12.7万枚比特币4年多前被黑客窃取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孩子若福薄命苦,多半是家中留了这3样“旧物”吸走福气

孩子若福薄命苦,多半是家中留了这3样“旧物”吸走福气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19:04
今年最美恶女,杀疯了

今年最美恶女,杀疯了

独立鱼
2025-11-15 23:06:04
大陆愤怒升级,马英九、洪秀柱出面表态,新党:和平统一不是退让

大陆愤怒升级,马英九、洪秀柱出面表态,新党:和平统一不是退让

影孖看世界
2025-11-15 18:19:11
神舟20乘组弃船,换乘神舟21返回,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啥

神舟20乘组弃船,换乘神舟21返回,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啥

历史有些冷
2025-11-14 19:40:03
闹大了!许家印被抓后,老家也乱套了,有人竟想去他家祖坟闹事!

闹大了!许家印被抓后,老家也乱套了,有人竟想去他家祖坟闹事!

历史伟人录
2025-11-15 15:15:03
什琴斯尼:被温格告知要离开枪手后哭了,但那时确实安于现状

什琴斯尼:被温格告知要离开枪手后哭了,但那时确实安于现状

懂球帝
2025-11-15 22:54:08
东契奇24+12湖人大胜送鹈鹕4连败,里夫斯31+7艾顿20+16

东契奇24+12湖人大胜送鹈鹕4连败,里夫斯31+7艾顿20+16

湖人崛起
2025-11-15 11:29:11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4 10:00:30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这样回答

混沌录
2025-10-29 20:22:14
最新:金价大跳水

最新:金价大跳水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0:52:54
NEJM:非必要,不CT!近400万儿童长达10年随访数据显示,10%的儿童血癌与医学影像辐射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NEJM:非必要,不CT!近400万儿童长达10年随访数据显示,10%的儿童血癌与医学影像辐射有关丨临床大发现

奇点网
2025-09-22 18:49:06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南宫一二
2025-11-15 15:45:41
台湾统一的风向变了,若赖清德由独转统,或许能够成就统一功绩!

台湾统一的风向变了,若赖清德由独转统,或许能够成就统一功绩!

历史求知所
2025-11-15 10:20:07
阎维文携妻回乡,年近七旬妻子形象变化大,与丈夫同框显代沟

阎维文携妻回乡,年近七旬妻子形象变化大,与丈夫同框显代沟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5 22:29:09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14 15:45:42
4周实现100%清除肿瘤!国研GC101疗法重击脑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4周实现100%清除肿瘤!国研GC101疗法重击脑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无癌家园i
2025-11-14 16:52:29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3 13:37:50
解放军报头版刊文: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必遭迎头痛击

解放军报头版刊文: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必遭迎头痛击

上观新闻
2025-11-15 08:18:05
2025-11-16 06:35:00
知著网 incentive-icons
知著网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官方平台
2287文章数 1029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旅游
房产
艺术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艺术要闻

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油画作品欣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