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中国电影基金会女性电影专项基金第二届盛放计划荣誉盛典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落幕。纪录长片单元经初审、复审及终审路演,10个入围项目最终决出4大荣誉归属。
扎西青朋执导的《三次转山,三次婚礼》以独特视角呈现藏地三姐妹的挣扎和成长,拿下“最佳高校创造荣誉”;侯昉、徐雷联合执导的《礼物》拍摄15年,凭借对女性情感与生命困局的细腻刻画,斩获“最佳人文关怀荣誉”;刘静导演的《定制宝贝》聚焦网红和女性生育话题,获评“最具商业潜力荣誉”;黄宛露导演的《成衣江湖》记录武汉商品批发市场遭直播入侵,以鲜明的叙事风格与深刻的主题表达,摘得单元最高荣誉“年度盛放荣誉”。
![]()
《成衣江湖》获得“年度盛放荣誉”
11月7日下午,凹凸镜DOC在现场见证了10个纪录片项目的终审路演。这些项目的主创多为女性,她们关注女性问题,关注当下社会。其中四个项目都涉及到如今无法回避的网红博主赛道,有罕见病博主为了自救拼命抓住流量,有初代网红庞麦郎精神病出院后直播带货独自巡演,有头部网红为完成家庭生命实验定制宝贝,还有批发市场商户走投无路开启直播带货。
此外,还有两个项目影响深刻。姚祖彪和徐薇联合执导的《废墟之间》深入战后的阿勒颇,讲述15岁女孩奔走古城和乡下,照顾离异和生病的祖父母,在一次次往返中修复创伤。姚祖彪介绍,由于进入现场拍摄困难,他们辗转多地将一台摄像机运到阿勒颇,让女孩进行拍摄。“关于阿勒颇很多片子都讲述战争,我们想呈现战争背景下当地家庭关系中的女性挣扎。”
![]()
导演扎西青朋执导路演现场
董雪莹和张照导演的《卵子》是一个后婚姻时代女性生育困境的故事。导演将镜头转向自己,勇敢地展现辅助生殖过程中遇到的匪夷所思经历。“当不婚不育成为主流,生孩子确实是个问题。生育不是生理和病理的问题,我愿意打破沉默,让大家关注这个日渐年轻化,普遍化的故事。”董雪莹说。
此次纪录长片单元评审由纪录片创作者、行业学者专家组成。刘广宇教授拍摄过《传灯》、《行花街》等数十部纪录片,他连续参加了两届盛放计划评选。在他看来,此次入围项目无论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创造性和探索性的拔尖作品还不够,需要下一届征集时在相关维度有明确传达。
刘广宇的评审标准有四个维度,首先确定项目与女性电影专项基金的内涵是否吻合;其次会看题材特殊性以及相关价值;还会考量项目叙事视角的探索性和新颖性;最后评估项目在整体立意方面是否有较为广阔的延展空间。
《九零后》导演徐蓓也参加了两届盛放计划,她还发现,这一届的创作者普遍更年轻,有些项目虽然有瑕疵,但是充满真诚和朝气。入围项目选题不仅更犀利大胆,而且更多元,她们直面自己的生活困境,也关注时代和社会的热点、痛点。
徐蓓说,面对年轻创作者,她的评审标准会有不同侧重。不去着重看视听语言和制作水平,而是更强调创作者的真诚、思考和表达。
![]()
徐蓓导演
《单读》主编吴琦认为,女性电影已经从只讲述女性生命体验,慢慢扩散到更大的社会光谱上,女性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照贯穿到创作中,会带来更多,更深刻的作品。
此外,这次评审还给吴琦带来了新的思考:“此前对纪录片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公共精神,但现在很多纪录片导演,不仅是在创作,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自救与他救在今年的项目中非常融合,这是一个值得引发思考的现象。”
评审中,吴琦比较看重作品呈现的痛感,他认为痛感是创作的原点和必须要有的锚点,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痛苦的剖析,也是对社会思考关照。“当然也不是为了痛而痛,它最终通向某种希望。因为如果没有希望也就不会有痛感。”吴琦补充说。
11月8日,盛典现场,获奖主创纷纷表示,感谢“盛放计划”为女性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中国电影基金会女性电影专项基金总监罗思介绍,纪录长片单元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女性视角的多元表达,基金会将持续通过资金扶持、资源对接等方式,推动更多优质女性题材纪录片走向公众。
![]()
第二届盛放计划荣誉盛典
看着盛放计划的成长,刘广宇很感概,在高校做一个市场化的创投非常难得,显示出学校的纯粹性和理想性。“从更深层来看,这场学界与业界的对话,是学界把业界发现的一些问题从根上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来化解,也是学界面对行业人才培养展开的一种自觉,一种反省。”
徐蓓认为盛放计划是一个很重要的场域,不仅让女性创作者充分交流,彼此作为精神支撑,还能让这些作品真金白银的获得扶持。此外,通过和评审同行的交流,让创作者更多维度地去思考完善作品,也能看到一些电影市场和国际传播的可能性。
近几年女性电影不断崛起,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徐蓓不希望它成为一种标签,一种光环,一种潮流,一种算法,一种投机,她希望女性创作者在关注性别议题中的痛苦、不公和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坚持平等观念,用更高远的视野和胸怀去拥抱各种各样的选题内容。
以下是第二届盛放计划纪录长片单元获奖作品
【最佳高校创造荣誉】
《三次转山,三次婚礼》(导演:扎西青朋)
![]()
三姐妹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个牧民家庭,二妹的一次选择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命运,也让姐妹之间陷入了在传统游牧责任与城市生活诱惑之间的撕扯,矛盾日益加深。然而,在藏族文化中,冲突并非通过争吵来解决,而是依靠信仰与仪式去化解。即便现代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依然顽强地延续。
影片以三姐妹三场婚礼中的矛盾为线索展开叙事,最终在三次特殊的转山朝拜仪式中逐渐得到化解,展现了信仰在现代游牧生活中的独特力量和新时代藏族女性的勇敢和爱。
【最佳人文关怀荣誉】
《礼物》(导演:侯昉 徐雷)
![]()
15年里,小敏反复问木头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拍我?”2011年,15岁的初三学生小敏,偶然认识了27岁的纪录片导演木头。未曾预料,镜头即将记录一场残酷猛烈的青春风暴。
原生家庭、校园霸凌、青春禁果、双相障碍、家庭经济剧变、亲人生死一线……崩塌与重建,小敏用15年续写了拐点。木头和她的拍摄,成为了小敏的倾诉出口,甚至变成依赖。小敏说,木头是上天送给她的礼物。对木头来说,拍小敏是为什么呢?
青春困局,艰难穿过,而生命中亲密关系织成的困局,要如何挣脱?15年过去,拍摄的终点要去向哪里?这次,木头也陷入了困局……
【最具商业潜力荣誉】
《定制宝贝》(导演:刘静)
![]()
《定制宝贝》是一部聚焦非传统家庭关系的纪录长片,以真实电影手法贴身跟拍新时代创业者叶海洋。她在政策开放背景下选择赴美买精生子,组建“全女性家庭”,试图以精心定制的方式填补情感空缺。
影片深入记录她作为母亲、女儿与事业女性的多重角色,同时直面“父职缺失”的教育困境与代际情感传承。通过母女间的亲密与疏离,影片探讨当代女性在生育自由、家庭构建中的伦理挑战与情感真相。项目前期短片已引爆跨国讨论,全新长片将持续追踪家庭成长,切入生育权与家庭形态的深层对话。
【年度盛放荣誉】
《成衣江湖》(导演:黄宛露)
![]()
位于武汉的汉正街曾是中国服装批发市场的中心之一。这里,三代女人用算盘和布匹撑起半壁江山。然而,电商浪潮一夜袭来,屏幕取代摊位,算法碾压砍价。像大眼睛小姐姐、彭总、琴姐这样的档口女老板,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逼仄,不得不被迫改变经营方式来迎合时代的需求。
汉正街的兴衰,不只是几条霓虹招牌的明灭,更是大时代写给普通人的一封长信:当洪流袭来,谁都能被卷走,谁也可以学会游泳。卷帘门起落的声音越来越轻,像时代在远处换挡,齿轮咔哒一声,就把一些人留在空挡。影片讲述的是那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在时代的褶皱里,活出尊严与希望。
采访撰文:沙丘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