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静得反常,百日之后的春节大概率也是空前冷淡。不是大家不想消费,而是越来越多人看清了资本的核心套路。富人的利润,本质上是对普通人财富的收割,这不是夸张,而是贯穿日常的现实。
打个比方,我们辛辛苦苦一年挣8万,资本拿出200万存款,靠着4%的年化收益,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躺赚同等金额。一旦普通人都想通了,开始存钱、消费降级,资本就会同时失去打工人和消费者两条财路,被斩断。所以,一场场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早就铺好了,针对普通人的围猎网就此展开。
入门套路就是用便宜勾你入局。一杯标价30多块的奶茶降到20块钱,就让人觉得占了大便宜,可谁还有概念:20块钱能买8吨自来水,够全家吃两个星期的鸡蛋,或者半箱纯牛奶?那些五花八门的满减、买赠活动,看似让利,实则都是资本挖空心思让你多花钱的套路。你以为捡了漏,其实是踏入了资本的入门陷阱,从此开始为看似划算持续买单。
而进阶套路就是用标签抬价收割。利润低的味精不好卖,那就换个马甲叫鸡精,宣传更健康,其实只是味精加了添加剂;同样的护肤品换一个精致包装,打上“女性专用”,价格就能比男士款贵好几倍;添加不到1%的所谓稀有成分,贴上个“抗皱保湿”标签,一小瓶卖几百上千也是有人趋之若鹜。
儿童相关的钱更是好赚:棉签尺寸缩小、数量减半,价格却能翻几番;食品打上“低盐零添加”,售价直接贵出一半;奶粉从100多到三四百,差别不过是几种缺乏严谨科学论证的营养素,却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掏空钱包。男性也逃不过:手机、耳机、机械键盘不断推出新款,只为让你为微小的差异付出数倍的代价。
高阶套路是用身份绑定终身。资本最狠的招数是把消费和身份地位深度绑定:奔驰比大众高级,而玛莎拉蒂又高过奔驰,劳斯莱斯站在顶端。这些所谓的阶层划分,全是资本为了掏光你口袋造出来的概念。什么“新中产”“中产”这些词儿,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根本就没有。
刚解决温饱就被贴上“中产”标签,紧接着,奢侈品包包、结婚钻戒、BBA轿车、大平层房子、第一梯队的学区房,一套“幸福生活”的标准被强行植入大脑。哪怕你每年投入十几万、上百万,也会被这套价值体系迅速掏空,甚至倒欠资本上百万,最终只能一边为资本卖命,一边支付高额利息,一旦失业就会瞬间破产。
资本的围猎从不会缺席:当你有1万存款,他们就用优惠套路诱你消费;当你有10万存款,他们就摆上“优质生活”进阶套路;当你有百万存款,他们就用房子、豪车、奢侈品绑定阶层标签,让你心甘情愿掏积蓄、背高息贷款。资本时刻盯着你口袋里的钱,想方设法装进自己的腰包。
在这密不透风的游戏规则下,普通人似乎只能被迫为资本打工,维持看似光鲜的生活。但破局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站在资本的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5块钱就能让人晒好评,15块钱能让外卖小哥顶风冒雨,50块钱能让阿姨打扫一天卫生,3000块钱能让怀揣理想的大学生“牛马”一个月。
物品是资本家加在我们身上的负担,口袋里的金钱才是自由的源泉。要想摆脱穷人命运,就必须克制购买欲,理性存钱,更快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当你跨过那道坎儿,才能彻底摆脱资本的控制,真正享受生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