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宇辉的一句“抱歉”,多方的反应5个没想到,有人剐蹭流量,有人混淆是非,有人夸大其词,有人据理力争,有人明辨是非。
起因是7号,董宇辉在进博会上与国际友人互赠环节进行中英文交流。
8号凌晨,董宇辉在与辉同行评论区留言,针对昨晚的英语说了一段“抱歉”的话,也可以理解为“自谦”或者是“客套话”。
没想到正因为他的客套与谦逊,却意外掀起了一场众生相的风波。
一、没想到有些媒体混淆是非,连基本的真实、客观都做不到
董宇辉说“抱歉”这段话是8号凌晨,而李阳说“董宇辉语法错误,口音怪”是在9号。
没想到有些媒体根本不去查证双方时间的前后关系,却混淆是非,铺天盖地的报道“李阳批评董宇辉口音差,董宇辉道歉”后,该词条冲上热搜。
这里有三处误导:一是时间前后有误,二是把“抱歉”说成“道歉”,三是董宇辉是在与辉同行评论区留言,对象可以理解为他们的消费者,而不是媒体所说的“李阳”。
近期董宇辉屡创单日销售佳绩,多次在官方举办的高规格活动上做演讲嘉宾或是推荐官,如此正能量的内容,这些媒体鲜有报道,就像老赵前两天视频中还说“当诋毁抹黑失去效力,沉默就成了最后的抵抗。“
没想到,当这些媒体发现董宇辉一点争议,却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蹭上去,老赵想问:你们还记得自己的初心吗?
![]()
二、没想到,有人竟以“疯狂”之名,强行刮蹭流量
李阳说“董宇辉几乎每句话都有严重的语法错误,而且发音特别怪”,同时说出“这段话一定要发到网上,引起滔天巨浪,轩然大波,我就喜欢轩然大波。”
董宇辉与国际友人沟通交流,既使有口音,却并不影响他向老外畅聊中国唐诗在中国的影响力。
老外听得懂,氛围也很融洽,这比什么单纯追求“口音纯正”不知道高多少个段位。
三、没想到,所谓的“错误”竟是如此的夸大其词
李阳前几天说“董宇辉几乎每句话都有严重的语法错误”,然而今天他发的三个视频反反复复也就说出董宇辉的两个用词错误。
为了多招几个学员,多割几棵韭菜,如此夸大其词,强行剐蹭董宇辉的流量,真的老脸都不要了吗?
![]()
四、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愿意为真实而发声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很多人没有沉默。他们站出来,讲述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
在农村长大的80、90后,大多到小学高年级或初一才接触英语,当年被 “口音必须纯正” 的营销话术裹挟,导致很多人即便学了多年英语,也不敢开口说话,怕被人嘲笑 “口音不标准”。
当真正接触过很多老外后,发现他们同样有不同地方的口音,但并不影响彼此交流,只要你说出来大家能听得懂,并不存乎你有没有口音。
一个叫“曹操”的外国人,谈起董宇辉的英语,他说“董宇辉有一点口音,但英语说得已经特别好了,如果英语不是母语,董宇辉的英语已经超过了90%以上的人了”。
比起吹毛求疵的挑错,敢于开口、善于传递价值的沟通,才是学习英语最该追求的目标。
![]()
五、没想到,更多人是明辨是非
有人说:董宇辉不是像李阳说的几乎每句话都有语法错误,而是一开口全是错误。
因为董宇辉一开口飙英语,就是在国际舞台和外国大使侃侃而谈,你让那些疯狂了一辈子的英语专家以后再拿什么疯狂?
有人说:董宇辉的英文是向老外传达唐诗的意境,你让那些教人做考题、卖标准答案、收英语培训费的老板怎么办?
还有人说:看来董宇辉确实错了,他错就错在信手拈来的工具,却是别人赖以生存的饭碗。
这些评论,字字珠玑,既戳穿了那些别有用心者的私心,也肯定了董宇辉真正的价值。
董宇辉的英语,从来不是用来炫耀语法和口音的,而是用来传递中国文化、连接世界情感的载体;他的自谦,是根植于内心的真诚与谦逊,而非所谓的 “认错”。
一句“抱歉”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浮躁与扭曲,也体现了清醒与坚守。
董宇辉没有输给口音,而我们,也不该输给是非,你说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