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英语李阳在11月8-9日的线下活动中,对董宇辉与国外外交官的英语交流进行了批评,认为董宇辉发音不行,还出现很多语法错误。李阳继续把批评放大,表示俞敏洪发音更差。最终的结论是“新东方英语不怎么样”。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媒体报道了个董宇辉道歉的新闻,事件的时间是11月8日,董宇辉在与辉同行评论区表示,“抱歉,英语丢得太久,说的时候来不及反应,口语中有多个语法错误,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似乎是董宇辉在跟疯狂英语李阳在进行道歉。但事实上,这两件事很可能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李阳的英语口语,的确会比董宇辉和俞敏洪更加地道,但是要得出李阳疯狂英语比所有新东方英语老师的英语口语都要好,这个似乎也是想当然的结论。
而关于英语口语是否“地道”,对此我也并不太看重。重要的是对于英语世界的好奇心,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个就足够了。能够把自己的口语练到跟英美本地人一样好,甚至比“美国总统还要好”,这个当然很好,但是达不到这个,也不影响正常的交流。
其实我最初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首先起心动念的是,董宇辉常常讲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这个应该怎么翻译成英语,并且能够让外国人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意思。但是倘若能够翻译出来,外国人似乎也没办法理解这种中国儒家式的思维方式。而这个才是语言学习或者说跨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
李阳和俞敏洪,他们能够在英语教育中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跟早年中国人对西方强烈的好奇心相关。而如今走出国门的多了,他们看到纽约的旧地铁,看到巴黎的旧机场,早就没了当初的那些文化震撼,年轻人似乎尤其如此。他们更愿意相信眼里见到的新的东西。
俞敏洪是个聪明人,他尽管在口语方面比李阳差了不少,却在智慧方面远胜李阳,他看的更远。英语学习在当下,尽管也不能说是一个过时的生意,但是显然也不是前些年那么紧俏。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消费者的心态变了。
尽管作为一个英语爱好者,我依然认为,当下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具备扎实的英语阅读能力,却显得更为重要了。假如你是一个科研人员,如果你连最基本的英语文献阅读能力都不具备,就意味着你很可能错过了国际上最重要的学术创新,你所看到的内容始终无法抵达学术研究最重要的领域。
我们应该重新对西方人产生兴趣,这并不是一些人口中说的谄媚西方,而是以平视的视角,知道别人在干什么,而不是闭门造车。董宇辉虽然最初是个新东方英语老师,但是从他的成功转型来看,他在气质上似乎更接近于东方。可见,语言学习并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学习,更不只是说的很溜那么简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