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 2026更新要点来了~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1日,年度更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 2026)[1]如约而至!新版指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流行病学、治疗路径与管理策略等方面均有重要修订。本文为您梳理核心更新要点,助您快速把握前沿进展!
第一章:定义与概述
本章更新了全球范围内慢阻肺病最新流行病学数据与参考文献,汇总了不同来源的患病率统计(详见图1.1)。GOLD 2026指出,预计未来几十年全球慢阻肺病病例将持续增长,到2050年患者总数将接近6亿,其中女性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病例增长更为迅速。此外,慢阻肺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然而其相关的死亡风险仍未受到足够重视。
![]()
第二章:诊断、评估与监测
本章对“筛查与病例发现”部分进行了重要更新,并新增两幅图示(图2.8与图2.9),系统阐述漏诊原因及病例发现路径。
GOLD 2026指出,全球范围内高达70%的成年慢阻肺病患者未被确诊,中低收入国家的漏诊率可能更高。未确诊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下降,其急性加重、呼吸相关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均不容小视。图2.8从患者、医务人员和医疗体系三个层面,系统展示了导致漏诊的关键因素。
![]()
鉴于此,提高慢阻肺病诊断率至关重要。筛查与病例发现是提升诊断率的主要手段。其中,“筛查”指在无症状普通人群中广泛开展肺功能检测,因其成本高、效益低,GOLD 2026不推荐对无症状低风险人群实施筛查。而“病例发现”则是针对有呼吸道症状或存在慢阻肺病危险因素的目标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是GOLD 2026推荐的核心早期发现策略。
病例发现可分为主动发现与机会性发现两种形式。主动病例发现是通过问卷或风险评估工具主动识别高危个体,再进一步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认。近年来研究表明,结合有效问卷与便携设备(如呼气峰流量仪、小型肺功能仪)可提升识别效率。图2.9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病例发现流程。
![]()
机会性发现则指患者在因其他原因就医时,同步接受肺功能评估,例如在肺癌筛查人群中实施慢阻肺病评估。同时,GOLD 2026提出了一项更具前瞻性的愿景:建立从儿童期开始的定期肺功能监测体系,通过追踪个体肺功能发育与衰退轨迹,实现对疾病的更早期识别和有效预防。
第三章:慢阻肺病预防与管理
更新疫苗接种建议
该部分纳入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流感疫苗的最新证据,更新了慢阻肺病患者的疫苗接种建议。GOLD 2026建议所有6个月及以上、无禁忌证人群每年接种常规流感疫苗,其中慢阻肺病等慢性病患者应优先接种。对于RSV疫苗,GOLD 2026将推荐接种的年龄门槛从≥60岁下调至≥50岁。
优化疾病分类与管理路径
➤诊断、管理路径优化
本部分对慢阻肺病的诊断与管理路径进行了系统优化,并进一步明确了初始治疗与随访期药物治疗的区别。图3.7展示了慢阻肺病诊断与管理周期的整体流程。
![]()
➤GOLD A/B/E分组标准更新
GOLD 2026建议,初始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GOLD分级制定(图3.8)。基于最新观察性研究证据,初始维持药物治疗前出现一次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即提示后续事件风险升高。多项研究证实,对于过去一年内曾发生至少一次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的患者,加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可降低急性加重发生率。鉴于此,GOLD 2026对GOLD A/B/E分组标准作出调整:出现一次中度急性加重即为E组,应考虑升级治疗,若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μL则应选择三联治疗,以帮助患者实现“无急性加重”的疾病低活动状态。
![]()
GOLD 2026 将“1次中度急性加重”作为E组(高风险组)的判定标准并建议升级治疗,凸显了急性加重在慢阻肺病进程中的关键影响。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呼吸学界对急性加重危害性的高度重视,也提示临床应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并积极干预。
➤随访期药物治疗更新
随访期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复查时的临床特征(呼吸困难或急性加重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图表展示了更新后的随访期药物治疗路径,其中部分药物选择较GOLD 2025有所更新。
新增“疾病活动度”部分
疾病活动度指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导致病理后果且可通过治疗逆转或控制的生物学过程。若未得到有效干预,疾病活动将引发器官不可逆损伤与功能衰退。在慢阻肺病管理中,抗炎药物治疗及部分非药物干预(如戒烟、肺康复)均可抑制疾病活动,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评估疾病活动度需依赖与可逆/可调节生物过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目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于识别2型炎症,但仍需开发更多生物标志物。此外,急性加重、慢性呼吸道症状恶化、肺功能加速下降或肺气肿影像学进展等临床特征,均为疾病活动度的衡量指标。
低疾病活动状态指一段时间内无急性加重、无症状恶化、无肺功能加速下降;GOLD 2026建议将“实现低疾病活动度”作为慢阻肺病管理的核心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两个关键概念:
疾病稳定:指疾病活动度较低,即无急性加重、无症状恶化、无肺功能加速下降。
疾病控制:一种疾病活动度较低的状态,表现为既无急性加重也无症状恶化,且对患者影响较小,具体指症状水平低于特定阈值。
同时,GOLD 2026指出,慢阻肺病晚期诊断常伴随结构性损伤和高症状负担。在疾病早期识别并干预疾病活动度,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结构性损伤,从而改善长期症状与残疾程度。这一新范式要求推进早诊早治、开发生物标志物评估体系,并应用抑制疾病活动的疗法。
第四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管理
急性加重识别与评估
GOLD 2026采纳并推荐使用罗马分级标准,在患者就诊时即根据客观临床指标(如呼吸困难VAS评分、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将急性加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图4.2)。
![]()
同时,GOLD 2026指出,慢阻肺病患者存在较高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肺炎、心律失常以及肺栓塞等风险,这些病症通常与急性加重期症状相似,并可能加重病情。鉴于此,GOLD 2026在图4.3中系统性地列出了需要鉴别的疾病及诊断工具。
![]()
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场所选择
在确定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场所时,除依据罗马标准评估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外,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基础肺功能、合并症严重程度、精神状态及家庭支持等社会资源。尽管多数患者可在门诊管理,但若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即使为轻度加重也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图4.4为管理场所的选择提供了实用指引。
![]()
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更新
在急性加重期治疗方面,氧疗是常规呼吸支持手段,经鼻高流量氧疗(HFNT)被纳入治疗体系。目前,HFNT主要应用于以下三种临床场景(图4.7):住院期间急性加重的治疗、预防已拔管患者再次插管、处于稳定期但具急性加重风险患者的远期预防。
![]()
第五章:慢阻肺病与合并症
章节标题由“COPD and Comorbidities”改为“COPD and Multimorbidity”,强调整体管理的重要性。
新增以患者为中心的“4Ms”系统评估
本章新增“4Ms”模式(图5.1),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活动能力、用药情况及合并症进行系统评估,识别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促进多病共管,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
![]()
合并症系统分类
完成对患者的综合评估后,需重点排查可能影响预后的常见合并症。慢阻肺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可按系统分为五大类(图5.2)。
![]()
合并症标准化评估工具
GOLD 2026新增了慢阻肺病患者常见合并症的评估方法,涵盖初始评估和定期随访所需的核心检查项目(图5.5、图5.6)。推荐临床医生系统性使用这些工具,优化复杂病例的管理流程。
![]()
![]()
多病共存导致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常为多种慢性与急性因素叠加所致。对此,GOLD 2026强调,临床管理应从单病模式转向整合信息、主动干预的整体策略。实施以慢阻肺病患者为中心的整体管理,是改善其长期预后、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住院及死亡风险的关键。
第六章:慢阻肺病中的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
GOLD 2026新增了第六章,在此章节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AI)以及其他新兴技术在慢阻肺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GOLD 2026指出,AI在慢阻肺病的诊断、评估、临床管理与预后预测中展现出辅助潜力,但其临床应用仍需审慎评估相关风险与局限性。此外,远程医疗作为新兴服务模式,涵盖纯虚拟诊疗及线上线下混合诊疗形式,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优化治疗效果并控制医疗成本。目前,肺康复训练与日常健康管理已可借助线上平台实施,关于虚拟诊疗与面对面诊疗效果的对比证据仍在不断积累中。
参考文献:
[1]GOLD 2026. https://goldcopd.org/2026-gold-report-and-pocket-guide/.访问截至2025年11月11日.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码:CN-171587,有效期2026-11-12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