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深圳望郎归那块大石上,270° 海景,太出片了。比心,看湛蓝的天空和玛瑙色的海。谁看了不心动?
很多徒步爬山的人都是被这样的景色吸引去的,在社交平台上,还有无人机直拍、旱地拔葱的视觉冲击感,勾起人去的欲望。
![]()
在好几个月前,我也去了一次,现在想想也是后怕。就在最近的80天里,已经有3人把生命留在了那座山附近。
有人说,望郎归,名字叫得太邪乎了!郎归,以后单独男性别去了。不过我预感后面要被封起来了,毕竟已出事多起,遭不住被投诉。
01
80天内3起悲剧,望郎归为何频频出事?
- 2025年8月10日,27 岁的贵州小伙蔡磊独自攀登望郎归,随后失联。经过近70天的搜寻,他的遗骸在山林中被发现。
- 2025年9月6日,58岁的中国台湾游客魏某在望郎归徒步时失联,5天后被确认遇难。
- 2025年10月16日,32岁的钟某军也在望郎归失联,6天后被找到,但已不幸离世。
短短80天内,望郎归这座海拔仅400米的小山,为何接连发生3起死亡事件?
02
未开发区域,看不见的危险
望郎归位于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东南侧,属于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未开放区域。
![]()
地形复杂:火山岩海岸地貌,峡谷、断崖、碎石、杂草多,部分路段陡峭险峻,极易滑倒。容易走错路,沿着海岸线出口不明显。
![]()
信号缺失:手机在深山中有部分信号会无,出现异常求救信号都发不出,定位极其困难。
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台风暴雨频繁。
缺乏维护:未开发区域无专人维护,无安全设施,无急救设备,也无很全的指示。
03
“网红打卡”地,刺激着前往
尽管望郎归属于未开发区域,但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野生”魅力,吸引了大量户外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去打卡。
![]()
毕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来,好美啊,浏览量还高,点赞也多,这普通人谁抵得住被夸啊。
社交平台误导:众多博主分享“比心”美照,强调“轻松拿捏”“小众秘境”等,却忽略了潜在风险。
盲目跟风:部分户外人是缺乏户外经验,未做充分准备,看到网上分享的,刺激一下就想要去一睹美景。
安全意识淡薄:在前往的岔口处,都有“未开发区域禁止穿行”的警示牌,但大家基本视若无睹,最终酿成悲剧。
还有就是独自一人前往,没做任何准备,比如没携带多部手机,充电宝等。在荒郊野外的地方,出事了也没人应援。
我已经写了多次这类安全相关的提醒,真的不是啰嗦,只是想告诉我的读者们,大家每一次外出都谨记安全。
04
别让“野生景点”变成“生命终点”
![]()
望郎归的日出依旧很美,比心照很出片,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看不到了。其实在全国,都有很多类似的野生网红景点。怎么避免这样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情发生呢?
①户外人真的不要太轻信网络攻略,避免独自进入未开发区域,选择有开发,明确标识的正规步道。
②平台要起到监管作用,社交平台应加强对“野生景点”推荐内容的审核并标识出来,避免过度P图美化,忽视背后的安全。
③宣传还是得抓,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入口、网络等多渠道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风险意识。
④对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的人,依法予以处罚,形成有效震慑。
生命没有“重启”按钮,愿每一次户外的朋友们,出发都能平安归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