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铤而走险的苗头,不仅表现在关于台海冲突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的言论,还表现在·扩军备战的动向。
2025年9月19日,日本防卫省专家会议向防卫大臣提交一份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研发搭载“下一代动力”的潜艇,并暗示可能包括核动力技术。
![]()
只差一个核反应堆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的块头,竟然已经能和法国早期的“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掰手腕。
超过4000吨的排水量,让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近岸防御者,而是一个具备远洋能力的平台。
这不仅仅是“大”那么简单,在它巨大的耐压壳之下,隐藏着日本顶尖的技术结晶。
![]()
AIP系统与锂离子电池的黄金组合,让它能在水下连续潜伏长达三周左右。
它的安静程度,据说已经超过了一些老旧的核潜行前辈,在深海中,它就是一头难以察觉的沉默杀手。
![]()
但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设计中那些“不经意”的预留。
有观点尖锐地指出,其发动机舱留足了安装一台V12发动机的空间,意图是什么,不言自明。
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这些工业巨头,早就在小型化、高功率反应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
![]()
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因为核泄漏事故,而让“陆奥”号核动力货船狼狈收场的吴下阿蒙。
技术,已经准备就绪。而且日本手中握有约47吨可用于军事目的的分离钚,这个数字换算一下,理论上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核武库,制造数千枚核弹头。
他们还掌握着将民用核材料转化为高浓度燃料的潜在技术能力,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政治上的“东风”。
![]()
11月10日,防卫装备厅已经和川崎重工签下了一份价值108亿日元的合同,专门用于试制潜艇用的垂直发射系统(VLS),装填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
现有的12式反舰导弹,也正在进行疯狂的“魔改”,目标射程直指1500公里。
![]()
从巨大的吨位、超长的潜航、极致的静音,到为核动力预留的空间,再到远程巡航导弹的上舰计划,这一整套操作,共同构筑了一个实现新时代“技术突袭”的物质基础。
其战术逻辑,几乎是完美复刻了甲午海战中,速射炮对清军重炮形成“技术代差”的胜利模式。
历史,似乎正在以另一种形式轮回。
![]()
“存亡危机”是把万能钥匙
先进的武器如果没有合法性外衣,终究只是锁在仓库里的摆设。
为了给这头技术巨兽松绑,日本的政治精英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话术操弄。他们找到了一把能够撬开战后所有法律枷锁的“万能钥匙”——“存亡危机事态”。
![]()
高市早苗在2024年11月7日声称,“大陆对台动武”就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巧妙地将一个外部潜在冲突,直接和日本的国家生存捆绑在一起。
一旦这个逻辑成立,那么任何军事上的“出格”举动,都可以被解释为“迫不得已的自卫”。
这套话术的真正目标,是系统性地侵蚀战后和平宪法的根基。
![]()
日本的《原子能基本法》白纸黑字写着,核能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长期奉行的“专守防卫”和“无核三原则”,更是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政治承诺。
然而,在“存存亡危机”这个宏大叙事面前,这些法律和原则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
于是,我们看到防卫省的专家报告里,不明说要搞核潜艇,而是建议研发采用“下一代动力”的潜艇。
官方文件里,充斥着“不受常规做法束缚”这类模糊不清的措辞。
![]()
前首相安倍晋三当年就曾大胆地提出“核共享”的概念,试探性地凿开了第一道裂缝。到了高市早苗政府这里,则干脆被指拒绝重申“三原则”。
有观察家将其总结为一种“切香肠”策略,一次切一小片,直到整根香肠都被切完,反对者甚至来不及反应。
与此同时,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政策的松绑也在同步进行。
![]()
防卫预算计划在五年内提升至GDP的2%,总额高达43万亿日元。
武器装备的出口限制,也正在逐步放宽。钱、政策、舆论,三位一体,共同为技术上的“临门一脚”保驾护航。
然而,这套构想也并非没有现实的阻碍。
![]()
操作一艘核潜艇,大约需要140名船员,这个数字是现役常规潜艇的两倍。
而现实是,日本自卫队正面临着严重的兵源短缺问题。
先进的战舰造出来了,谁来开,成了一个很现实的人力挑战。
![]()
再打一次甲午
当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论调一出,日本的社交媒体上,沉渣泛起。“再打一次甲午海战”的狂热言论,竟然获得不少应和。
中国外交部、驻日大使吴江浩随即提出严正交涉,吴江浩大使更是发出了“不要被绑上分裂中国的战车”的严厉警告。
![]()
而在日本国内,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等人,都对高市的过激言论提出了质疑。
毕竟,日本主流民意和根深蒂固的反核团体,对发展核潜艇这种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的举动,始终抱持着强烈的反对态度。
二战的侵略历史,依然是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它的任何军事扩张都备受审视。
![]()
在网络上一片喊打喊杀的喧嚣中,薛剑总领事发布了一段关于中国中学生午餐的视频。
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瞬间将网络讨论的焦点从宏大的军事对抗,拉回到了具体的文化与生活层面。
有时候,一份热气腾腾的午餐,比任何长篇大论的说教,更能消解那种危险的历史狂热。
![]()
结语
日本的潜艇转型,无疑是其国家战略的一次危险赌博。
这些凝聚着顶尖技术也承载着巨大野心的潜艇,它带给日本的,究竟是所谓的安全,还是难以控制的失控?
![]()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日本考虑建造核潜艇,风险有多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