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环球网资讯)
来源:成都日报
11月14日,苹果公司与日本时尚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合作推出的iPhone Pocket正式发售。这款被网友调侃为“剪碎袜子”的针织手机袋,以短款1299元、长款1899元的定价在开售当日迅速售罄,引发市场热议。
![]()
这款重量仅38克、提供八种时尚配色的配件,采用3D针织一体成形工艺,设计灵感源自三宅一生经典的“一块布”理念。苹果官方表示,该产品旨在通过多种佩戴方式,将手机从工具转化为“可穿戴的时尚单品”。然而其独特造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晒出用袜子改造的对比图,调侃道:“落单的袜子剪两刀,限定版iPhone Pocket不就来了吗?”
![]()
市场反应呈现鲜明对比。一方面,产品在二手平台出现最高500元的溢价,肉桂色长款备受追捧;另一方面,电商平台迅速涌现20-80元的平价替代款,社交平台上掀起自制风潮,网友用袜子、毛线等材料创意仿制,形成对原版设计的幽默解构。
![]()
社群媒体顾问兼分析师马特・纳瓦拉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指出,这款产品的定价核心并非功能,而是“形式、品牌与独特性”。他表示:“这类定价在奢侈时尚联名领域并不新鲜,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像是苹果在测试品牌忠诚度的极限。”
这并非苹果首次因高价周边引发讨论。从2004年售价近200元的iPod Socks针织保护套,到今年与爱马仕联名的2699元Apple Watch表带,再到9月推出的479元iPhone挂绳,苹果持续拓展着配件产品的价格边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品在停产后往往成为收藏品,iPod Socks在海外二手市场一度涨至600元,而爱马仕表带的卡其色款式目前溢价达33%。
这种现象在奢侈品领域屡见不鲜。从3250元的MiuMiu发夹、11100元的Gucci雨伞,到4400元的Burberry热水袋,大牌效应下的“普通产品”持续引发讨论。行业分析指出,苹果的周边产品策略早已超越单纯的配件功能,而是通过与奢侈品牌联名,持续提升品牌溢价空间。
从iPod Socks到爱马仕表带,再到如今的iPhone Pocket,苹果不断探索“功能价值”与“品牌价值”的平衡点。尽管争议不断,但开售即溢价的市场表现表明,仍有大量消费者愿意为设计、品牌与情怀买单。不过,随着类似产品的持续推出,消费者是否会产生审美疲劳,过高的定价是否会透支品牌忠诚度,仍是苹果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记者 吴茜 王柳 图据网络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