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幼年时,父亲带我参加一位远房亲戚的家宴。
这位亲戚比父亲大四岁,同样出身农村,却有着完全相反的人生境遇。
追溯到这顿饭的三十年前,那会还是集体时代,父亲和那位亲戚当时都是生产队的年轻劳力,如今同坐一桌,父亲依然是农民,而对方已经在官场沉浮半生。
席间,亲戚一家热情大方,举杯交箸间从容有度,反观我和父亲,仿佛一大一小两面镜子,映照出彼此的局促与慌乱。
我还记得,当时捉起筷子,试图去够桌子中间的鱼肉,奈何怎么都夹不起来,我一下没了吃鱼的念想,只有满心的窘迫,于是尴尬地缩回筷子,下一秒,一块鱼肉伴随亲戚家人爽朗的笑声落到我的碗里。
“快吃。”
听到亲戚这话,我的脸埋得更深,几乎贴到碗里,我知道这样吃相不雅观,但我急需藏住自己又红又烫的脸。
饭后,那位亲戚又和其他访客探讨书法,说的都是我听不懂的话,父亲昂起头,痴痴听着,不时点头,好像每句话都听懂似的。
其实我心里明白,他那都是装的,我们祖上三代,就没一个懂书法的。
02
那场饭局给年幼的我产生深远影响。
后来我一直想,为什么同样在农村,同样吃着五谷杂粮,为什么不同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可以有着云泥之别?
除开个人禀赋的差异,我坚信有些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他们不一定给孩子多少物质帮助,但能在关键时扶孩子一把。
此后面对人生的许多重要选择,比如院校选择、专业填报、职业规划等等,我特别希望父母或者家族里的其他长辈能为我指点迷津,结果发现每次只能独自解决。
再到后来,我在工作中遇到诸多无法排解的压力,去与留的抉择,还有婚姻问题的考量,这种无人指引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有段时间,我迫切希望身边能有一个阅历丰富、开明练达的长辈为我答疑解惑,甚至有时在街上遇到那些看起来气度不凡的老者,我都会产生上前搭讪的冲动。
很可惜,我终是没勇气迈出那一步。
03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我一直靠直觉过活。
我很少为自己设立清晰的目标,因为我连自己要走哪条路都不清楚。
所以我也时常感慨,快三十的人了,既不知道自己能干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就是把自己交给直觉,比起理性分析却常常得出错误结论,直觉有时反而容易让我找到那个模糊但正确的方向。
就拿写作来说吧,从我第一次动笔写日记到现在写公众号,我始终没搞懂自己写作的目的。
因为热爱?热爱不是目的,热爱是动力。
因为利益?那么在大多数见不到钱的写作时间里,我应该早都把笔扔了。
那到底为什么写?
说不清,就是来自内心的声音,一种「模糊但正确」的指引,犹如迷雾中忽明忽暗的一团红光,有人告诉你别追,那是恶魔的眼睛,可你却觉得,那是代表希望的红日。
这种觉知上的差异,便是老天干预的结果,它在提醒你,这就是你要走的路。
04
写公众号一年多以来,遇到了太多太多企盼已久的的良师益友,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比我年长许多,按年龄称得上父母辈了。
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他们不吝支持、赞美、鼓励,也会给出适当的建议和批评,这些都对我意义重大,我不能说他们就是希望本身,但他们的出现,的确让那团红光变得明亮温暖。
有时想想,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儿时梦寐以求而不得遇的引路人,却在我即将而立之年,如此密集汹涌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我想象中的长辈该有的智慧。能跟他们建立起链接,是我的福气。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写作,如果你不把自己的困惑、挣扎、感悟毫无保留分享出来,人家又怎么看得到呢?
时至今日,我仍不敢说自己的选择一定是对的,但我隐约觉得,上天给我指的这条路没错。
很多时候,当我们走到十字路口,不知该如何抉择时,不妨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让心沉下来,让身上的汗凉透,静静等待那个声音的出现。
它或许不可描述,甚至难以看清,但就是让你有种确凿无疑的踏实感,就像赤脚踏在故乡的土地上,说不清哪里好,但是就是知道这是该在的地方。
一旦有了这种觉知,别怀疑,那就是上天给你设立的路标,跟着走就对了。
最后你会发现,上天会把你引到你想去的路,而且在那条路上,你会遇到想遇到的人,包括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