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曾经和方便面形影不离的火腿肠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悄悄从我们的生活中退场了。
最近有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火腿肠的销量从156.2万吨跌到141.4万吨,三年少了近15万吨,有记者在济南一家便利店看到,货架上摆着的几款火腿肠,有的都快过期了,还是无人问津。
![]()
老板说现在一周也卖不出几根,以前附近有工地,工人经常成箱买,工地一撤,火腿肠也跟着销声匿迹了,经销商不敢多进货,只能靠“买一送一”或者送个盆来清库存。
这根小小的火腿肠,是怎么从家喻户晓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故事还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讲起。
![]()
1985年,生猪经营放开,国有肉联厂一下子要自己面对市场,洛阳肉联厂的厂长高凤来,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猪肉发愁,一次展会上,他见到日本产的灌肠机,能把肉搅碎调味后灌装保存,他觉得这是个出路,果断花100万引进了设备,这笔钱几乎是厂里半年的利润。
![]()
1987年,中国第一根火腿肠“春都”在洛阳诞生,可刚上市时根本没人认识,员工拉板车上街现场试吃,销量还是平平,1989年,春都咬牙拿出150万在央视投广告,画面里一根根火腿肠跳着舞,强调含肉量85%、能存放半年,怎么吃都行。
![]()
这则广告一下子打开了市场,春都迅速火遍全国,拉货的车在厂外排成长队,厂前的路甚至被叫成“春都路”,但好景不长,1993年春都车间突发火灾,本应报废的原料被掺进生产线,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随后一些不实传言流传,春都的品牌声誉受到严重打击。
![]()
就在春都走下坡时,竞争对手纷纷崛起,双汇请来葛优代言,雨润打破“南方无火腿”的局面,金锣靠低价抢占北方市场,价格战随之打响,火腿肠的肉含量从85%一路降到15%,口感越来越差,消费者也逐渐失去信任。
![]()
虽然2006年出台的国标遏制了恶性降质,但行业形象已受损,春都盲目扩张多个领域,最终在2003年破产重组;雨润也在2022年走上重整之路,而双汇靠保留部分高品质产品,稳坐了行业头把交椅。
其实现在的火腿肠,无论是工艺还是标准都比过去好不少,可为什么还是越卖越少?时代不一样了,过去城镇化快速推进,工人、旅客把火腿肠当作方便耐存的“速食救急品”,但现在城镇化率已近七成,超市、菜场随处可见,大家随手就能买到更新鲜的肉。
![]()
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更看重“吃得好”,一根火腿肠的钠含量可能占成年人一天所需的一半,长期吃并不健康,而且外卖行业爆发,十几块钱就能吃上热乎乎的现做饭菜,自热锅、即食鸡胸肉等新速食也选择更多。
![]()
再加上2011年“瘦肉精”事件曝光,消费者对火腿肠的食品安全信任度大打折扣,多重因素冲击下,这根曾经人手一根的火腿肠,渐渐从主食变成零食,又从零食变成“偶尔想起才买”的边缘食品。
![]()
不过,火腿肠企业也并非没有出路,比如可以从配方上升级,做低钠、高蛋白版本,把成分明明白白标出来;还可以针对早餐、露营、加班等不同场景,推出小包装或特色口味;也可以联合外卖、预制菜,把火腿肠变成配料而非主角。
![]()
要通过透明生产流程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时代在变,产品也不能停在原地,当大家追求更健康、更便捷的饮食时,老产品只有主动改变,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了解了事情之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哎,真是时代的眼泪啊!小时候坐绿皮火车,泡面配火腿肠是标配,还得是双汇王中王,那叫一个香,现在选择多了,好像真的很久没吃过了。”
“不说别的,主要是现在不敢给孩子吃了,一看配料表,全是科技与狠活,钠含量高得吓人,还是买点新鲜的肉自己做更放心。”
“现在的火腿肠早就不是以前的味道了!价格没咋变,但一口咬下去全是面粉,口感差太多了,还不如买点即食的鸡胸肉,起码蛋白质含量高。”
“说白了就是消费升级了,以前图个方便顶饱,现在外卖、预制菜这么方便,半小时送到家,谁还啃火腿肠啊?它跟不上时代了。”
“其实露营、野餐的时候带点火腿肠还挺方便的,煎一下或者泡面里加一根,主要是吃个氛围,但平时确实想不起来买。”
你最近一次吃火腿肠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想买火腿肠?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界面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