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以前可是中国人饭桌上的常客,尤其是工作忙或者离家在外打拼的人们,随手一泡就能对付一顿。现在呢?
从2013年到2023年,方便面的销量从462.2亿包掉到422.1亿包,整整少了40亿包。平均下来每年少卖好几亿包。
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国,占了全球销量的四成左右,但这几年下滑趋势明显。
2024年消费量进一步跌到438亿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8.9%。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爱吃方便面了?
![]()
方便面在我国落地生根,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那时候,第一批国产方便面在上海试产,技术从国外引进,但市场反应冷淡,价格高还不好吃。
到了80年代,本土品牌冒头了,像广东的某千亿面、北京的某声源肉蓉面、河南的某圆排骨面,这些东西地域味重,销售基本靠本地渠道。
90年代,台湾企业进军大陆市场,某师傅1992年在天津建厂,推红烧牛肉面,统一也差不多时间从新疆起步。 某师傅起步价0.8元,比别人贵,但汤料浓,面条劲道,很快就打开市场;某一先是清淡口味,销量一般,后来1995年出干脆面,里面塞水浒卡,卖得飞起,一个月400万包。
![]()
某师傅跟推风出小某熊干脆面,带炫风卡,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新世纪头几年,市场继续热。2002年,某龙改名某麦郎,低价0.6元攻向北方;某象推出一元大骨面,熬骨工艺,八个月卖6000万包;
2008年,某一老坛酸菜牛肉面上市,酸辣味,次年5亿销量;某师傅陈坛酸菜牛肉面紧跟,市场份额2001年某师傅55.7%,某麦郎11.7%,某一8.5%,某象1.7%。 行业整体扩张,工厂到处建,生产线从几十条到上百条。2013年是方便面的高光时刻,销量462.2亿包,人均一年吃34包。
农民工是主力,1990年4000万,到2013年2.69亿,他们工地宿舍里方便面消耗大,调研说工人日均1.2包,多是早餐夜宵。
![]()
但好景不长,从2013年后方便面的销量就开始滑坡。2014年,某师傅方便面营收284.14亿,比前年少3亿。六年没破前高,直到疫情宅家囤货,才小爆一下,但很快就回落。
现在市场从增量转存量,各家杀红眼,新企业注册量锐减,2019年603家,2021年155家,2023年91家,五年少了85%,2024年还下降。 为什么呢?
核心是吃面的人群变了。 城镇化率上去了,农民工要么回乡要么城市安家,饮食稳定了,不再靠方便面顶饥。外出务工人数2015年首降,城镇化放缓,这群铁杆粉丝的缩水,直接拉低需求。
![]()
消费场合也少了。以前网吧是“重灾区”,黑网吧不算,晚上上网族泡面吃不停。但2015年起,网吧关门潮,2017年加速,2020年,网吧超1.2万家倒闭,存续只剩8.8万家。
绿皮火车上,长途几小时甚至跨省十几个小时,方便面轻便好带。但高铁2023年里程4万公里,占铁路客运70%,时间短3-5小时,餐车有热饭,官方还不鼓励重味食物。
调研显示,高铁运量每增1%,方便面销量减0.3%。这些老场合没了,新场合没补上。 价格还涨了。2024年5月,康师傅经典面从2.8元到3元,桶装4.5到5元,高端款10多块。以前方便面图便宜,现在涨价,还不如加钱点外卖,消费者一算账,转身走人。
![]()
替代品太多,自热米饭火锅销量超50亿份,手机下单一会到。预制菜鱼香肉丝酸菜鱼,便利店热热就吃。外卖规模每增1%,方便面销量减0.05%。 年轻人尤其不爱了,愿意花28元买精品咖啡,却对5元以下传统面没兴趣。
2020年,国人吃了463亿包方便面,人均32包,之后3年减40亿包。不是面不好,是选择多了。 市场格局也变了。
某师傅稳坐头把交椅,2023年市场份额45%,营收296.3亿,但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营收下滑2.7%; 某一份额16%,106.1亿,但方便面业务重回增长,2024年营收303.32亿,整体涨6.09%;某象份额13%,线上销售额2023年8月同比近2000%,双十一热卖。
![]()
日清等外资也在分羹,三家2023年前11月销售额下滑2.4%,累计少卖20亿包;某麦郎等老牌还在,但集中度高,CR3超70%。 某一方便面老二位置摇晃,某象崛起,靠汤好面好系列,线上卖爆。
行业整体在自救。高端化是条出路,2024年某师傅容器面卖了140.12亿,上涨3.7%,高价袋面却滑6.3%。直播电商2025年预计线上销售额504亿,直播超300亿,涨30%。私域运营建复购,头牌企业占80%份额。 2024年,方便面市场卖了555.2亿美元,2031年预计达到772.1亿。我国2024年一季度方便面占速食市场39.63%,涨3个百分点,螺蛳粉次之。
![]()
但挑战大,外卖和健康饮料抢滩,某师傅、某一靠饮料撑业绩,某师傅2024年收入806.51亿,净利43.22亿,上涨22.9%。 方便面从80年代奢侈品,到90年代国民零食,再到2010年代千亿市场,每波爆发都踩准需求点。 靠香和快起家,现在被外卖自热饭挤。不是不想吃,是有更好选项。品牌得创新,升级口味健康配方,不然市场继续缩。未来可能线上恢复点,但外卖冲击大,企业收缩布局,新势力上位。 下滑不是偶然,是社会变迁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