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没人相信印刷OLED能做手机屏。
2025年11月14日,TCL华星DTC大会上,当全行业都在卷折叠屏、卷8K、卷AI概念时,TCL华星选择把“印刷OLED”这个被质疑多年的技术路线,硬生生从实验室推到量产前线。雷科技也受邀到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
图源:雷科技摄制
其中,全球首款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采用高精度OLED打印技术,带来390PPI分辨率的技术突破,视觉等效钻石排布达490PPI。这意味着印刷工艺终于攻破了小尺寸、高PPI的最后堡垒。
从2013年立项到2025年DTC大会,TCL华星在印刷OLED这条“非主流”路线上坐了12年冷板凳。如今,这块屏幕用一组数字宣告:印刷OLED不是备胎,是下一个主流。那么,印刷OLED为何如此举足轻重?
印刷OLED的12年“阳谋”
DTC2025上TCL华星带来了多款新品:5.65英寸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屏、0.28英寸单片全彩Micro LED、2.56英寸超高PPI玻璃基OLED……
![]()
图源:雷科技摄制
但真正的主角是印刷OLED。此前行业共识认为印刷工艺只适合中尺寸产品,但TCL华星用这块屏幕撕开了市场想象空间,如果喷墨打印能搞定390PPI的手机屏,那么从手表到电视的全尺寸覆盖,就不再是空谈。
印刷OLED不是新概念。早在2013年,TCL华星就押注这条“非主流”路线——像印报纸一样,用喷头将有机材料“打印”在基板上。优势在于无需真空蒸镀、无需精细金属掩膜板(FMM)、材料利用率90%以上。
![]()
图源:雷科技摄制
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博士在接受雷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团队过去十二年都在跟三个问题搏斗:分辨率、材料性能、良率。
分辨率是第一道难关。发布会上对390PPI的技术突破轻描淡写,实则是行业公认的难题。印刷OLED靠喷头定位,72000个喷嘴必须像阅兵方阵般整齐划一,误差控制在微米级,这在五年前、十年前还被视为天方夜谭。
转折点来自TCL华星自研的星智X-Intelligence 3.0大模型,它实时监控每个喷嘴状态,一旦出现偏差,算法自动提示纠正72000个喷嘴不可能机械加工得一模一样,但AI能让它们看起来一模一样。
曹蔚然向雷科技表示,如今390PPI手机屏、240PPI笔电屏已在实验室跑通,只等G8.6代线量产设备到位。
![]()
图源:雷科技摄制
材料是第二道护城河。印刷需要特殊“墨水”,传统蒸镀材料直接套用会堵塞喷头。TCL华星牵头材料厂商,用三年时间把蒸镀材料改造成打印墨水,性能反而提升2-3倍。这套材料体系不仅解决了工艺适配问题,更让华星摆脱了单一供应商的捆绑风险。
良率是终极考验。曹蔚然向雷科技披露了一个关键节点的真实数据:2024年DTC发布的21.3英寸医疗屏,4个月内良率就冲到了70%。这是印刷OLED从0到1的生死线,也是说服集团投资430亿建设t8项目(G8.6代线)的硬通货。产线低能耗、低资源消耗、高效率的优势,在良率数字面前才算落到了实处。
![]()
图源:雷科技摄制
从医疗屏跑通产线,到手机屏立起标杆,TCL华星用12年把印刷OLED从概念变成了可量产的生意。当中国OLED市占率即将突破50%,这场“非主流”技术的突围,或许是显示产业从产能霸权转向“技术定义权”的关键一役。
AI让屏幕能力突破上限
发布会的第二个主题,就是AI。
TCL科技COO王成在致辞中表示:“AI与显示深度融合正重构产业价值逻辑”。
翻译过来就是:纯卖面板的生意到头了。过去十年,面板厂的核心KPI是产能利用率、良率、折旧周期,但AI时代,屏幕的价值不再取决于物理参数,而取决于它能承载多少智能服务。
一块能自适应环境光、预判用户意图、实时优化画质的屏幕,比单纯分辨率高的屏幕贵30%——这部分溢价属于AI,不属于显示。
![]()
图源:雷科技摄制
这其中,TCL华星的“星智”大模型3.0是引擎。TCL华星强调它是“显示领域首款强推理垂域大模型”,定位很明确:通用AI在显示行业容易出错,必须深耕垂直场景。
比如在虚拟仿真环节,“星智”能结合材料特性、设备参数、环境变量做综合判断,这种能力通用模型不具备。目前它已在良率优化环节落地,能将新产品量产爬坡周期缩短30%。
另外,星云、星舟、星域三平台分别对应制造、研发、运营。这意味着TCL华星可向中小面板厂输出星云制造平台,向终端品牌输出星域运营平台,从单纯的屏幕供应商升级为系统服务商。
![]()
图源:TCL华星
这种“Display for AI”的逻辑,让它能参与到客户的产品增值中,而不再停留在供应商层面。
当前竞争格局中,三星的AI布局集中在终端应用,LG主打AI画质优化,京东方推“屏之物联”侧重连接,而TCL华星则提出“显示与AI双向奔赴”,其与友商的差异化在于,它想把AI能力直接做进面板里。如果这条路走通,面板厂的角色将从纯制造企业转向技术服务商,商业模式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然而,风险同样致命。AI架构很依赖数据积累,而这是一个需要持续高投入的过程。三星每年在AI研发上投入超200亿美元,TCL华星能否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投入强度,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把“一块好屏”,变成“一张门票”
技术突围的最终战场,在于生态话语权,也就是“定标准”。
TCL华星发布APEX臻图技术品牌,并联合好未来、联想推出《视觉健康白皮书2.0》,这份白皮书可能比所有新品加起来都重要。因为它标志着TCL华星正试图从后台走向前台,不再满足于给你供货,而是开始教你怎么做产品。
![]()
图源:TCL华星
好未来集团执行总裁位晨在演讲中表示:TCL华星为好未来定制的教育屏有“一屏三模”:学习模式下屏幕会自动调整色温模拟自然光,阅读模式用7:5的黄金比例减少翻页频率,创作模式则降低延迟支持手写笔。
教育平板市场每年增长超过15%,但所有厂商都面临同一个死结:家长愿意为护眼多付300元,但你怎么证明自家屏幕真的护眼?国家眼视光中心的认证?竞争对手也有。低蓝光认证?早就烂大街了。
![]()
图源:TCL华星
TCL华星的做法是,把“护眼”从一个营销卖点变成一套技术系统,然后绑定好未来这样的垂直龙头,共同定义“学习场景好屏”的标准。
更有意思的是“三层扩散漫反射光”这个技术。简单说,就是屏幕光线经过三次散射,变得像自然光一样柔和。TCL华星没藏着掖着,反而把这个技术细节写进白皮书,邀请全行业参考。
“当所有人都用我的技术路线时,我就是事实标准”,就像高通不卖手机,但所有手机厂商都得按它的专利清单交费。
联想和CVTE的参与则让这场“标准游戏”从教育场景扩展到办公、电竞、商显。每个领域都有痛点:办公怕眼睛干涩,电竞怕延迟拖影,商显怕功耗过高。TCL华星在每个细分场景找个“带头大哥”深度合作,把技术方案打磨成可复制的模板,然后向整个行业推广。
![]()
图源:雷科技摄制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TCL华星要推出APEX臻图这个品牌。过去它藏在TCL、三星、小米的品牌背后,利润薄如纸。现在它要站到前台,让消费者知道“这块好屏是华星的”。就像英特尔当年做“Intel Inside”一样,TCL华星想让你在买显示设备时,不只问“是不是OLED”,而是问“是不是APEX认证的OLED”。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印刷OLED为何举足轻重?
答案在于“底层话语权”。过去,显示产业的工艺路线与标准制定权长期掌握在日韩巨头手中。如今,中国显示产业既有Mini LED、RGB-Mini LED这样的技术突破,也有印刷OLED这样的工艺领先,不夸张地说,2025年国产显示产业自主技术迎来了一波集中爆发。
在今年10月21日的t8项目开工仪式上,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表示,这是全球首条G8.6代印刷OLED产线,让中国企业首次具备在高世代AMOLED领域的技术引领与市场主导潜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中国显示产业终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上,掌握了定义技术路线、制定行业标准的底层话语权。国产显示产业不再位于全球显示产业的价值链底端,而是会获得更多价值分配,从游戏玩家升级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这条路没有捷径,但至少,中国显示产业终于有人敢在"无人区"插旗,并且清醒地知道:话语权不是喊出来的,是修出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