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塑产业格局的浪潮中,成都再次成为创新焦点。11月14日,百模论剑·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启动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活动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指导下,由该会数字经济专委会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主办,既是全国科技创新力量的集中展示,也是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实力的全面体现。
![]()
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张毅夫,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赵刚,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徐金声等嘉宾出席大会。
![]()
本届大赛在去年首届基础上全面升级,历经武汉数博会宣传和长沙、郑州、北京的城市巡回赛,最终总决赛再度落地成都。总决赛中,5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项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更在应用落地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获得了产业界和投资界的重点关注。大赛还吸引了全国超1500名青少年参与,颁奖典礼特别为青少年组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展现了新生代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
在专题分享环节,王江平以《AI赋能工业应用要优先推进高价值场景》为题,为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提供了方向性指引。郝志峰、赵刚分别就《百模共生,千模竞发——从数据到智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与中国战略分析》进行深入解读,多个优秀参赛项目还进行了现场路演。创新成果转化是衡量产业生态活力的关键指标。本届大赛涌现出的中科深维、灵犀智教、国科好眠等7个优质项目已与成都相关区县、产业园区及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约,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此次大会也标志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大赛落地提供了丰沃土壤。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链高位推动,构建“3+4+1+1”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稳步增长。继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实现“双千突破”后,2025年1-9月仍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长,汇聚相关企业1155家,其中5家进入全国百强,8家入选省级“链主企业”,实现了基础、技术、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双千突破”到“产业发展新高地”,成都正以扎实的产业基础、开放的应用场景和精准的政策支持,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展望未来,成都将继续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个更具活力的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AI+”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