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来自:《资治通鉴》卷七 秦纪二
公元前209年九月,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月份,大秦帝国的天下,就像被狂风席卷的湖面,开始泛起层层波澜,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
沛县,有个叫刘邦的人,字季。
这人长相可不一般,鼻梁高高,额头突出,一副龙颜之相,更神奇的是,他左大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
刘邦这人,性格豁达豪爽,心胸宽广得像大海。
他平日里就喜欢结交朋友,对身边的人关怀备至,还特别大方,经常把自己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
他可没心思整天守着家里那点田地过日子,对那种普通人的生产劳作,一点儿也不上心。
一开始,刘邦在泗水当了个小小的亭长。
单父有个叫吕公的人,这人有个特殊的本事——会看相。
有一回,吕公见到了刘邦,这一眼可不得了,他被刘邦的样貌惊住了,心里直呼:“这人可不简单呐!”
吕公觉得刘邦日后必定有大作为,当下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邦。
与此同时,天下其他地方也是风起云涌。
有个叫项梁的人,拉起了起义的大旗;田儋也不甘落后,举兵响应。
一时间,大秦帝国的各个角落,都燃起了反抗的火焰。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反秦大戏,也才刚刚拉开帷幕。
1、成功者的“包装术”
常说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这话一点儿不假。
成功者在历史里那篇幅,就像大超市里的畅销货,占的地方老大了,而且被各种包装得神乎其神,刘邦就是个典型例子。
刘邦成了开国皇帝,那出生就不能普普通通。
史书上说,他老妈在大泽边休息,梦到和神相遇,当时雷电交加,他老爸去看,就瞧见有条蛟龙趴在他老妈身上,之后就有了刘邦。
这啥意思?
不就是想说刘邦血统高贵,精子都不是一般人能提供的嘛,开国皇帝嘛,都羞于承认亲爹那点事儿,得给自己找个更牛的“爹”。
还有说刘邦哥哥喝醉了,身上有条龙。
这说法可不新鲜,曹操、薛仁贵、袁世凯都用过了,就是个老掉牙的套路。
可为啥还往上套呢?
因为管用啊,能营造出一种神秘氛围,让人觉得这人天生不凡。
再说说那相面的故事。
相面老头先说吕后是贵人,再说她儿子是贵人,最后才把富贵根源落到刘邦身上。
这招高啊,先虚晃一枪,最后点明主题,让人觉得刘邦就是天命所归。
醉斩白蛇这事儿本来挺平常,可他偏要整出个老太太,说这蛇是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刘邦给斩了。
这解释一听就离谱,但架不住它有“现实主义”味儿,能唬住人。
还有秦始皇说“东南有天子气”,吕后马上接话,说刘邦脑袋上老有一股云蒸霞蔚的气。
可除了她,谁也没见过。
这不就是给刘邦造势嘛,把他往天子那位置上推。
刘邦为啥要这么包装自己?
成功者都明白,得给自己找个“天命所归”的理由,自己坐江山才稳当。
说白了,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当皇帝是老天爷的意思,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他自己这么一说,吕后再一附和,再加上太子和公主都跟着证实,这“人证”够硬了吧,就跟上了双重保险似的,谁还敢质疑?
2、刘邦“造神”:低微出身者的心虚
刘邦出身那叫一个低微,就是个普通小老百姓,最后却坐上了皇帝宝座,这心里头啊,估计一直七上八下的,不太踏实。
为啥呢?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大家普遍觉得皇位就该是那些出身高贵、血统纯正的人来坐。
刘邦这么个“泥腿子”突然成了天下之主,难免会有人不服气,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惴惴不安。
为了让自己这个皇位坐得更稳当,让天下人都心服口服,刘邦身边那些聪明人就出动了。
这些人啊,要么是得到了刘邦的授意,要么就是特别会揣摩上意,想尽办法给刘邦“造神”。
于是乎,各种离奇的故事就冒出来了。
什么醉斩白蛇,还整出个白帝之子、赤帝之子的说法;又编出秦始皇说“东南有天子气”,吕后马上附和刘邦脑袋上有气之类的。
这些故事听起来就特别玄乎,可就是这种玄乎劲儿,让老百姓觉得刘邦就是天命所归,是老天爷选中的真龙天子。
其实啊,这就是一种包装手段,和现在一些企业给产品打广告、做宣传是一个道理。
刘邦通过这些“神化”自己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让自己的皇位有了所谓的“合法性”。
不得不说,这招虽然有些无聊,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还真挺管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