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耗尽十九年心血,编年纪事,横跨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兴衰。这部煌煌巨著,不仅是帝王将相的权谋录,更是一面照见人性幽微的明镜。书中字字泣血,句句勘破世情,藏着让人避开暗算、看透人心的生存智慧。
今日,我们从这部史学经典中,撷取五句箴言,为你拨开人性迷雾,洞悉世事玄机。
![]()
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破除认知盲区的智慧
这句话出自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问对,短短八字,道尽了信息时代最稀缺的清醒。
贞观年间,魏征屡次犯颜直谏,惹得龙颜震怒。旁人不解,太宗却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虽刺耳,却让朕看见真相。"正因广纳谏言,太宗避开了无数暗礁,成就贞观盛世。反观隋炀帝,偏听佞臣谄媚,将直言者贬斥千里,最终身死国灭,成为历史笑柄。
现实中,多少人活在信息茧房里,只愿听顺耳之言,拒绝逆耳忠告。职场上,有人被小人蒙蔽双眼,误信谗言排挤忠良,最终众叛亲离;生活中,有人偏听一面之词,冤枉至亲好友,等真相大白已悔之晚矣。
![]()
真正的智者,懂得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当有人给你递消息时,别急着站队表态,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听听对立面的声音。人心险恶,有人递刀子让你捅人,你却不知自己已成刀。兼听,是护住自己不被人当枪使的盾牌。
二、"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低调潜行的生存法则
这是司马光借庄子之言,道出乱世求存的玄机。
战国时,苏秦初出茅庐,才华横溢却锋芒毕露,惹得各国猜忌,险些命丧他乡。后来他学会韬光养晦,表面上唯唯诺诺,暗地里却纵横捭阖,最终身佩六国相印,名垂青史。而同时代的商鞅,变法图强却刚愎自用,树敌无数,最终车裂而亡,一世英名化作警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以为的锋芒,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威胁;你引以为傲的才华,在嫉妒者心中是眼中钉。职场中,那些刚入职就大谈改革的新人,往往成为老员工围剿的对象;社交场上,喜欢炫耀优越感的人,注定难交真心朋友。
![]()
真正的高手,懂得把锋芒藏进鞘里。该说话时言之有物,该沉默时惜字如金。你越是低调行事,反而越能看清谁是真朋友、谁在打小算盘。当你不再把底牌亮给所有人看,暗箭就失去了靶心,暗算也无从下手。
三、"利令智昏,情令智迷"——勘破欲望陷阱的明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反复拆解一个真理: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被利益和情感牵着鼻子走。
汉景帝时,晁错为削藩大计,劝帝削减诸侯封地。他自以为忠君爱国,却不知已成权力博弈的牺牲品。当七国叛乱爆发,景帝为平息众怒,将晁错腰斩于东市。晁错至死不明白,他并非死于叛军刀下,而是死于对皇权的盲目信任——情令智迷,看不清帝王权谋里的冷血无情。
再看吕不韦,一代商贾奇才,助秦王政登基本可功成身退,却贪恋权势不肯放手,最终卷入嫪毐之乱,被赐饮鸩酒,身败名裂。利令智昏,明明已经站在悬崖边,却还以为自己稳如磐石。
![]()
现实何尝不是如此?多少人因为眼前小利,丢了原则底线,最后落得身陷囹圄;多少人因为感情用事,被渣男渣女骗财骗色,赔了青春又折钱。人心最怕的,就是被欲望蒙蔽双眼。
聪明人懂得,在做重大决策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是利益驱使还是理智判断?这个人是真心实意还是别有所图?这个选择的代价,我是否承受得起?当你学会给欲望设限,给情感降温,暗算你的人就失去了最好的诱饵。
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循环的人生铁律
司马光以史为鉴,告诉世人一个残酷真相:欠下的债,迟早要还;种下的因,终将结果。
唐朝安禄山,以胡人身份深得玄宗宠信,封王拜将,位极人臣。但他野心膨胀,起兵造反,掀起安史之乱。乱军攻破长安时,他以为天下在握,却不知亲生儿子早已磨刀霍霍。最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于床榻之上,连尸首都被草草掩埋——当年他背叛皇恩,最后死于儿子背叛,这就是因果循环。
再看唐末朱温,此人靠出卖兄弟、背信弃义起家,一路踩着尸骨爬上皇位。他机关算尽,却防不住枕边人。最终被亲生儿子朱友珪刺杀,死时满身血污,应验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
![]()
你对别人挖的坑,总有一天自己会掉进去;你给别人使的绊子,最后会绊倒你自己。职场上,那些靠踩别人上位的人,等失势时一定没人拉你一把;生活中,善于算计的人,到头来发现算尽了别人,唯独算漏了自己。
想要避开暗算,最好的办法不是学会反击,而是不做第一个出手的人。守住底线,不占不义之财,不动伤人之念。当你心存善意,暗箭即使射来,也会偏离要害;当你行得正坐得端,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自破。
五、"观其言而察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色"——识人不走眼的慧眼
《资治通鉴》里最精彩的,不是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而是人心较量的无声博弈。司马光教给后人的识人术,浓缩成这十四个字。
汉高祖刘邦,本是市井无赖,却能成就帝业,靠的就是识人之明。他看韩信"言必称兵",便知此人是军事奇才;听张良"言辞温润",就明白这是运筹帷幄的谋士。反观项羽,空有一身武艺,却看不透身边人——范增屡献良策被当耳旁风,最终众叛亲离,乌江自刎。
生活中多少人,被花言巧语骗得团团转。那些张口闭口"为你好"的人,未必真心替你着想;那些表面对你热情似火的人,背地里可能正捅刀子。真正想识人不走眼,要学会三看:
![]()
一看言行是否一致——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行动上却敷衍了事,这种人不可深交; 二看细节处的表情——提到利益时两眼放光,谈及付出时面露难色,人性暴露无遗; 三看压力下的反应——顺境时人人会演戏,逆境时才见真章,患难之际还能守在你身边的,才是值得托付之人。
懂得察言观色,你就不会把真心交给虚伪的人;学会听其言观其行,你就能躲开那些暗箭和陷阱。
《资治通鉴》读来沉重,因为它剥开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有光明也有阴暗,有善良也有险恶。但正因为看清了这些,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守住本心,保全自己。
兼听则明,让你不被蒙蔽;低调潜行,让你远离是非;勘破欲望,让你不被利用;心存善念,让你无愧于心;识人之明,让你不走弯路。
这五句话,字字泣血,句句箴言。真正读懂了,你就拥有了看透人心、避开暗算的护身符,往后余生,越活越通透,越走越坦然。
人生如棋局,愿你我都能成为那个看清棋路、稳操胜券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