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协同”的核心,在于推动高新区、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这三方创新主体从过去的“各自合作”转向“有组织协同”,让高校智力优势与园区产业优势更充分地同频共振,打造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助推器”。本次扬州“双高协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的召开,将更好地汇聚创新动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
“双高协同”以高新区和高校为两大主体,聚焦“优势产业聚集区+优势学科专业群”协同发展。在今年7月江苏省发布的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名单中,扬州高新区携手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跻身首批试点,三方聚焦生物健康领域,以 “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 为核心,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
扬州大学校长刘巧泉表示,“双高协同”凝聚了更大的协同,将更好地以政策指挥棒引领方向,让企业需求成为高校晴雨表、校准目标;让师生的创新为动力源激活效能,全力构建因地制宜的创新生态;让“双高协同”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服务扬州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的栋梁。
根据方案要求,“双高协同”将构建“五个一”体系:即明确一个产业方向、依托一个科创平台、落地一名领军人才、配套一个转化基金、培育一批标杆项目。
![]()
扬州大学副校长韩杰介绍,他们明确生物健康产业,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焦新安教授为领军人才,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培育一批标杆项目,聚力打造生物健康协同创新策源地,构建一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建成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的枢纽,设置了一系列核心指标,比如力争攻克卡脖子技术2~3项,成果转化增幅30%以上等。
![]()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表示,他们一直想在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兽用新型疫苗的协同创新中、二是农药创制应用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三是绿色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重点实验室。以这些平台为依托,想培育新质的企业集群,打造一批重大标志性的技术攻关。
![]()
同时,扬州高新区将全力服务保障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经营主体放心安心谋发展。据了解,扬州高新区目前以生物健康为产业方向,已设立了3亿元的专项基金,构成超万平方米的创业基地。接下来,扬州高新区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 ,为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企业孵化不断注入新活力。
![]()
扬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闫伟表示,他们将深化本地产业集群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融合,引入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强、发展潜力大的标志性产业,全力打造校地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王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