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战争血色秘闻:富豪付费射杀平民,米兰检方深挖三十年旧案
![]()
前言
2025年7月,意大利米兰检察官办公室启动的一项调查,让三十多年前波黑战争中的一段骇人秘闻浮出水面。
调查目标直指一批意大利公民,他们被指控在1990年代初,曾远赴波黑参加所谓的“狙击手狩猎之旅”。
这些来自多国的富有“游客”,竟支付巨额费用换取向萨拉热窝无辜平民开枪的“权利”。随着意大利记者埃齐奥・加瓦泽尼提交的17页调查报告被检方审查
那些被战火掩盖的血腥细节,正逐步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血色价目表:富豪的“人肉狩猎”之旅
![]()
这场令人发指的暴行,被加瓦泽尼精准定义为极富人群的“人肉狩猎”,参与者大多对武器有着病态的痴迷。
在1992年至1996年的萨拉热窝围城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塞尔维亚军队死死围困,炮火与冷枪成了居民的日常,这场漫长的围困最终造成逾11000人丧生。
而这些外国富豪就看准了这样的混乱战局,通过支付高昂费用,登上萨拉热窝周边山丘的塞尔维亚族阵地。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种射杀行为还制定了差异化的“价目表”,受害者的性别、年龄不同,对应的付费标准居然也不一样。
多年来,关于外国富豪把萨拉热窝平民当作猎物的传闻,一直在当地坊间流传。但由于战乱局势混乱,相关证据难以收集,这些传闻始终没能得到证实,直到加瓦泽尼的调查带来了转机。
他收集的档案中,包含一名波斯尼亚军事情报官员的关键证词,这份材料正由意大利反恐检察官亚历山德罗・戈比斯严密核查,为揭开真相提供了重要支撑。
尘封情报:三十年前的秘密通报与行动终结
![]()
波斯尼亚军情官员的证词,揭开了这段暴行背后更早的隐秘。
其实波斯尼亚方面早在1993年末,就已经察觉到这种诡异的“狩猎之旅”存在。在掌握初步线索后,他们于1994年初正式将相关情况通报给了意大利军事情报局。
意大利军情局展开调查后,摸清了这些“狩猎游客”的行动路线。他们大多从意大利北部边境城市的里雅斯特乘机出发,之后悄悄潜入萨拉热窝附近的山区阵地,避开各方视线参与暴行。
调查推进数月后,意大利军情局向波方反馈“我们已终结此事,不会再有狩猎之旅”。
令人意外的是,在此之后的两三个月里,这类丧心病狂的地下活动真的彻底销声匿迹了。
加瓦泽尼其实三十年前就曾在意大利《晚邮报》上看到过相关报道,只是当时这则消息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他也没能深入追查。
2022年,斯洛文尼亚导演米兰・祖帕尼奇的纪录片《萨拉热窝狩猎》播出,片中指出涉案人员除意大利外,还涵盖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
这一内容触动了加瓦泽尼,促使他重启调查,并在2025年2月向检察官提交了调查报告。报告里不仅有军情官员的证词,还收录了前萨拉热窝市长本雅明娜・卡里奇的证词。
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参与这类暴行的人数至少上百人,每个人支付的费用高达11.6万美元,约合10万欧元。
特殊施暴者:免费参与的狂热分子与伪装入境的游客
![]()
在这些残害平民的施暴者中,并非所有人都是付费参与的“游客”,俄罗斯作家爱德华・利蒙诺夫的案例更为特殊。
1992年,这位已故的俄罗斯民族主义作家兼政治家,被拍到手持重机枪向萨拉热窝城内扫射。当时为他现场指认射击位置的
正是后来因种族灭绝罪在海牙国际法庭被定罪的波黑塞族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
和那些花钱买“杀戮体验”的富豪不同,利蒙诺夫没有为这场暴行付费。他本身就是卡拉季奇的崇拜者
主动前往波黑战区,甚至公然宣称“我们俄罗斯人应该效仿他”,其行为背后是极端的民族主义狂热。
而那些意大利涉案人员,为了顺利进入战区更是费尽心机。他们乘坐货车出行,故意伪装成执行人道主义任务的人员,沿途还通过支付巨额贿赂的方式,打通层层安检关卡。
这些人的行程极具讽刺意味,往往在战区度过一个沾满鲜血的周末后,就若无其事地返回意大利。他们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
继续扮演着光鲜的普通人,仿佛前一天的杀戮从未发生过。加瓦泽尼将这种毫无愧疚感的行为,精准概括为“恶的冷漠”。
从平庸之恶到狂欢之恶:战争娱乐化的深渊
米兰检方启动调查的消息在2025年7月首次曝光后,迅速引发哗然。
目前检方和警方已经锁定了多名关键证人,正全力追查那些隐匿在普通人群中的涉案者。这些人的暴行
早已超越了汉娜・阿伦特笔下的“平庸的恶”,演变成一种更冷酷的“恶的狂欢”。
曾经的战争,大多源于政治冲突或族群仇恨,而这些施暴者却将战争异化为一种极限消费体验。对他们而言,扣动扳机射杀平民,和在非洲草原猎杀狮子似乎没有区别
唯一的不同只是猎物是直立行走的人类。
最让人战栗的场景,莫过于这些人的双重生活。周五还在米兰的写字楼里谈论股价、品鉴艺术,周六就趴在波黑的战壕里,通过瞄准镜打量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当他们结束血腥的“周末之旅”,洗净手上的火药味,就能重新系上领带,坐在餐桌旁和家人谈论爱与和平。这种对生命的彻底漠视,对暴行的习以为常,比战争本身更令人绝望。
这场迟到三十年的调查,不仅是为了追查一批涉案者的罪责,更在拷问着每个旁观者的良知。当杀戮变成明码标价的娱乐
当暴行被当作消遣的体验,文明与野蛮的边界便被彻底模糊。唯有将这些隐藏的罪恶公之于众、追究到底,才能告慰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也警示世人永远守住对生命的敬畏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