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领先美国!首艘076两栖攻击舰海试,电磁弹射拦截让外媒惊呼
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界和大家聊聊关于我国4万吨级巨舰从下水到海试仅11个月,刷新同吨位舰艇周期纪录;电磁弹射技术首次应用于准航母,直接兼容无人机与隐身战机中国四川舰的海试。
为何被视作全球两栖作战平台的“标杆性突破”?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集中报道,让这款被外界称为“无人机母舰”的装备,瞬间成为焦点。
![]()
全球首艘电磁弹射型准航母四川舰完成海试的消息,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高效的建造节奏。从下水到海试仅耗时11个月,这一数据不仅打破4万吨级大型舰艇下水至海试间隔的历史纪录,更直接印证我国舰艇舾装工程与码头作业的成熟度。
要知道,大型舰艇的舾装阶段涉及动力、航电、武器系统等上万个部件的安装调试,任何环节卡顿都可能拉长周期。
![]()
四川舰能实现“11个月速成”,既体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也彰显我国在大型船舶建造领域的产业链协同能力,这也是外界对其高度期待的核心原因。
四川舰的独特价值,在空军发布攻击11、歼-20S与歼-16协同作战组合的背景下更显突出,无人机与有人机的协同。
已成为未来制空作战的核心趋势,而四川舰作为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代表,正是这一趋势的“海上载体”。被外界冠以“无人机母舰”称号的四川舰,近期被细心网友发现甲板图标中存在特殊小三角投影点。
![]()
这些标识与九三阅兵中亮相的攻击21隐身舰载机标识高度吻合,且数量达到7至8个。这一细节绝非偶然,它直接揭示四川舰的核心战力配置:可搭载7至8架攻击21隐身舰载机。
作为一款隐身舰载无人机,攻击21具备长航时、高突防的优势,而7至8架的搭载规模,能形成“蜂群式”攻击效应,大幅提升战场攻击频率与打击精度。更关键的是,这种配置让四川舰的舰载机体系更趋丰富,制空作战的层次感与威慑力实现质的飞跃。
四川舰海试与福建舰列装服役的“双舰联动”,勾勒出中国海军武器装备作战平台的高速发展轨迹。
这并非孤立的装备升级,而是对远海作战及大洋深处战略性演练核心任务的精准呼应,我国海军正从“近岸防御”向“远海护卫”加速转型。
![]()
相较于此前列装的多艘075型两栖攻击舰,076型四川舰的突破堪称“跨代”:其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既能弹射攻击21这类舰载无人机,又可兼容歼-35隐身战斗机。
![]()
这种“有人+无人”协同的舰载机体系,正是从福建舰逐步复制而来的核心技术路径,实现我国在舰艇战力配置上的“弯道超车”。
更值得关注的是,四川舰以4万吨级的吨位,实现与七八万吨级航母相近的制空作战能力。尽管在舰载机装载数量上略逊于福建舰,但综合作战指标与实战效果已基本持平。
这种“小吨位实现大战力”的技术突破,让中国准航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独树一帜”,也为我国海军远海战略的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从11个月的建造周期到电磁弹射的技术突破,从无人机母舰的战力配置到远海战略的精准落地,四川舰的海试不仅是一款装备的成熟,更是中国海军工业体系与战略布局的全面亮相。
![]()
在全球海洋权益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样的“中国速度”与“中国实力”,正是守护海疆、支撑远海战略的核心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