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一个普通周末,上海中兴路旧货市场像往常一样热闹,古币爱好者陈福耕照例在此“扫摊”。
他本是上海大场镇化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却对古钱币情有独钟,有点闲钱就往市场跑。
此时他相中了一个破罐子,里面装着一堆古钱,成色很好,他花费7块钱全部买下。
![]()
配图:伯明翰背龙纹三种镍质样币(曾在保利流拍)
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开始清理这些钱币,当他把一枚沾满油污的古币擦拭干净后,不由得愣住了。
这枚钱币与他见过的任何品种都不同,上面没有一个汉字,正面中间是面值“5分”,上半圈是英文“伯明翰造币厂”,下半圈是“英格兰”。
背面则是一条精美的蟠龙,和陕西龙洋一角的图案完全吻合!
关键是背面英文“SPECIMENNICKEL COIN”(镍币样板)让他心中狂喜,这难道传说中的样币?
随后他立刻去找了自己的老师:中国钱币考古界泰斗马定祥先生。
![]()
马定祥
马老拿着放大镜反复查看这枚镍币,又翻出英汉词典仔细对照,最后大笑着说道:“恭喜,捡漏镍币鼻祖了!”
原来,这种镍币是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在1888年根据洋务派的要求,特意生产的样币。
也叫“招牌币”,就是生产极少量用来向清廷宣传技术的。没想到造了三种面值后却遭到强烈反对,全是洋文没有大清文字,这成何体统?
史料记载慈禧放话“推迟再议”,便再无下文,这三种钱币也消失在历史当中。后来收藏家在国外也只见到10分、2分的拓本。
5分面值更是失踪了近一个世纪......
![]()
“龙图镍币样版”钢模
陈福耕的发现轰动国内外钱币界,全国各地的藏家都来拜访,电视台、报纸也来采访。
1984年,一位许先生找到他,说自己受到英国皇家钱币协会的委托,带来一份委托书和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
声称这枚钱币是“英国国宝”,理应由英国收藏!
面对这天价诱惑,陈福耕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本来就是当年清朝让你们造的,咋就变成你们的国宝了?
许先生知难而退!然后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的时候也指名要看看这枚镍币。
![]()
电影《古币风波》剧照
女王最后也只见到了拓片,加上媒体的采访以及那个年代,10万美金的天文数字。
所谓树大招风,结果就招来了劫匪。
1989年3月27日上午,两名青年突然来到陈福耕家,声称要请他鉴定一枚钱币。
毫无防备的陈福耕正准备接待,却被两人用刀抵住脖子,反绑在椅子上。歹徒用丝绸塞住他的嘴,逼问藏宝地点,然后将他的数千枚古钱币洗劫一空,装了两大蛇皮袋,扬长而去!
![]()
1987年的电影(和事件无关)
这起光天化日下的入室抢劫案,震惊了上海收藏界。警方立即行动,把市场上所有与古钱币有关的人都召集起来,展开“拉网式”调查。
歹徒的主要目标就是那枚“伯明翰龙图样币”,堪称孤品级别。
然而案件很快陷入僵局,劫匪好像消失了一般。直到1990年马定祥先生接到了一封来自福建的信件,寄信人请他鉴定一枚古钱,并附了拓片。
马老展开拓片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这是徒弟陈福耕被盗的钱币之一:五代十国大名品“天德重宝”。
![]()
天德重宝背“殷” 嘉德2019拍卖:27.6万(配图)
马老立刻向公安机关报告了这一关键线索。然后公安马不停蹄地赶往福建调查,最终抓获了犯罪分子。
令人唏嘘的是,主犯竟是当初采访陈福耕的报社记者,他在采访过程中看到那么多珍贵藏品,竟动了歪心思!
最后大部分钱币都被追回,那枚镍币被埋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花坛中,也成功找了出来。所以说啊,“财不外露”还真是需要牢记的。
这里说一下,传言电影《古币风波》就是照着这个事件改编的。但这是1987年的电影,时间线对不上,剧情也不一样,是关于宋代“母钱”的,别搞错了。
![]()
马老收藏的三枚拓片
有意思的是,后来马定祥集齐了10分、5分、2分三种龙图镍币,也是唯一完整全套。
但在2011年保利“马定祥遗珍夜场”中,估价80万到150万的这套钱币,流拍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80年代10万美元的价值,肯定要高于这后来拍卖的价格。不管怎么说,陈福耕能抵得住诱惑,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本文素材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