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火车站隆隆作响的铁路北边,曾有一片被时代遗忘的角落,它的名字,就叫煤史村。这里没有青砖黛瓦的江南风韵,它的地基,是火车站年复一年倾吐的煤渣堆砌而成的。然而,就是这片被遗弃的土地,却用它粗粝的掌心,庇护了一批又一批前来谋生的人。
![]()
煤史村
最早的简屋棚户,像是从泥土里挣扎出的野草,由外来者与拾荒者一砖一瓦地搭起。它们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一个个家庭在城市边缘扎根的宣言。于是,一个充满顽强生命力的居民区,就在火车汽笛的伴奏中,悄然成形。
![]()
煤史村
时光流转到2005年,当城市四处都焕然一新时,煤史村却仿佛被时间凝固。记忆里,那条蜿蜒的小路是如此狭窄,仅能容一辆小汽车颤巍巍地通过,仿佛是与外面那个飞速世界最后的连接。路的两旁,是密密麻麻、饱经风霜的旧屋,墙面斑驳,记录着无数个风吹雨打的日子。
![]()
煤史村
这里的卫生状况固然堪忧,是外人眼中“脏乱差”的代名词。但在我们这些曾与之共呼吸的记忆里,它远不止于此。那条狭窄的巷子,是孩子们追逐嬉戏的整个世界;那些低矮的屋檐下,回荡着邻里间家长里短的温暖乡音。空气里或许飘散着煤灰的气味,但同时也弥漫着市井生活的、滚烫的人间烟火。
![]()
煤史村如今已华丽转身 成为常州站北广场
如今,煤史村已华丽转身,成为靓丽的常州站北广场。在城市的变迁中,它隐没了身影,化作一段尘封的往事。但我知道,它从未真正消失。它活在每一个曾在此生活过的游子记忆里,是常州这座不断生长的城市身上,一道独一无二,混合着艰辛与温情的古老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